中新網重慶9月19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9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重慶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算力能源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疆算入渝”工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算力樞紐。
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胡軍國介紹,為解決綠色、低成本算力供給難題,重慶按照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任務要求,聯合新疆共同謀劃實施“疆算入渝”工程,以市場化方式引導中國移動、阿里云等龍頭企業在新疆建設新型算力中心,滿足重慶企業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疆算入渝”工程實施一年以來,重慶依托新疆低成本的電力、土地等資源,有效地降低了本地企業用算成本;依托新疆新能源優勢,大幅度提升了本地綠色算力占比。
目前,重慶構建了“一核兩區多點”的發展格局,推動全市已建、在建機架規模超35萬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19個。建成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中科曙光先進數據中心等一批新型算力中心項目,智能化、國產化率明顯提升。打造高質量城市算力傳輸網,推動視聯網承載算力網,接入市、區縣、鎮街、村社、網格五級3700余個視聯網點位,推動算力服務入園、入企、入校、入戶,初步實現算力資源便捷流通、靈活配置、隨取隨用。
此外,重慶還創新落實國家算力監測調度試點任務,推動國家(西部)算力調度平臺成功接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監測調度試驗驗證平臺,實現算力監測數據上傳下達。建立健全數據中心監測機制,感知算力發展態勢,實現與四川、新疆、貴州等6個省市區15個數據中心算力資源有效對接和按需調度,調度總規模超2萬P,企業可以通過國家(西部)算力調度平臺自主選購所需的各種類型算力服務,充分彰顯了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核心節點的實戰價值。
胡軍國表示,下一步,重慶將深化落實“疆算入渝”“算力監測調度”“算力設施安全”等國家試點任務,全力支撐國家“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行動扎根巴渝大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