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9月21日電(記者 楊陳)為期5天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21日閉幕。已經走過20多年的東博會,今年在變與不變之間,展現其賦能地區繁榮發展的潛力。
9月20日,正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迎來首個公眾開放日,大批民眾涌入會場觀展、“掃貨”,感受異域風情。陳冠言 攝“老牌”展會必須緊跟技術進步的步伐,敢于打破傳統,才能年年辦年年新。從傳統商品貿易向高科技合作之變,是本屆東博會的最大特色。
相較往屆東博會傳統商品“打擂”、關注“現有市場的縫隙填補”,本屆更注重“創造新的需求場景”,拓展新領域、新賽道。展會1萬平方米的人工智能(AI)專館占據絕對“C位”,約1200項國內外前沿技術產品集中展示。
開幕大會上一款AI智能眼鏡火爆全網,讓生產商邁越科技在會期收獲“大單”。“東博會上來展位體驗的客商絡繹不絕。我們與泰國、柬埔寨的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僅AI智能眼鏡的訂單就達4000多臺。”邁越科技副總經理黃有章介紹,該公司還與網易有道簽訂打造百萬臺超智能翻譯終端的訂單,雙方將共筑中國—東盟語言智能生態。
9月17日,參觀者在東博會上試戴AI智能眼鏡。陳冠言 攝首發、首秀的含“新”量之變,是本屆東博會一大亮點。近70款重磅新品首發,讓企業輕松掌握“出圈”密碼。
一款讓視障人士能夠詳細感知周邊環境的智能眼鏡在本屆東博會全球首發。“我們希望借此展現中國AI科技的先進性與人文關懷。同時借東博會有效銜接國內與國際市場,尤其是東盟國家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北京中興訊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繼先如是說。
作為本屆東博會多語言翻譯服務暨人工智能特別合作伙伴,科大訊飛在會期發布多款針對東盟市場的應用產品。該公司AI翻譯軟件總經理程忱受訪時表示,通過東博會,該公司與老撾、泰國等相關機構及中國華為達成合作,實現了從技術展示到區域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的跨越。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展區新品頻出,約有30%的首展企業,文萊清真預制菜、柬埔寨手工文創、印尼棕油美食等產品都是首次出展。
9月20日,正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迎來首個公眾開放日,大批民眾涌入會場觀展、“掃貨”,感受異域風情。陳冠言 攝盡管東博會歷經20多年,但其緊跟時代潮流、聚焦東盟共同關切、回應企業界訴求的理念從未改變。
通過東博會,部長級對話機制、東博會辦會機制、行業對話機制等不斷拓展,夯實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基礎;發布涉及工業、住建、醫療標準化、產供鏈、創新合作等領域的聲明倡議和行動計劃,凝聚了深化合作的共識;13個領域的高層會議活動與東博會同期舉辦,使“南寧渠道”進一步拓寬。
本屆東博會還舉辦了88場各類經貿促進活動,經貿項目簽約超500項,其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近100項,展現了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務實合作“全面開花”,助力中國與東盟企業飛得更高更遠。
誠如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所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東博會不僅是貿易投資的展示窗口,還發展成為促進融合、激發創新、推動區域長期增長的助推器。
當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議定書即將簽署,雙方經貿合作將邁向新高度。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韋朝暉介紹,第23屆東博會將在推動自貿區3.0版落地落實上下功夫,力爭在商機傳導上更領先,在展覽展示上再聚焦,在對話交流上更創新,推動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