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浙江省海寧市舉辦的抖音創作者大會電商作者交流專場上,抖音電商公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電商作者加入其中,直播電商已成為普通人的新職業選擇,既改變了個人生活,也為經濟發展貢獻了新的增量。
新職業帶來新機遇直播電商釋放新增量
抖音電商內容生態負責人林安亞現場透露,過去一年,抖音電商貨架場GMV同比增長49%。與此同時,超過511萬名新入駐電商作者和536萬新商家通過平臺獲得收入。平均每天有125萬場電商直播開播,被3億多人觀看。直播電商正在成為推動就業與消費的重要力量。
抖音電商內容生態負責人林安亞這些數字背后,是直播電商為普通人帶來的切實改變。“花二代”@小阿阮從大廠返鄉創業,借助電商直播讓昆明高品質鮮花走向全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核雕·周建明,深耕橄欖核雕刻技藝50年,通過直播吸引年輕人走近傳統工藝;三農創作者@馬斯諾在田間地頭開“新聞發布會”,用中英文切換講述農產品,成功售出10萬斤貝貝南瓜。
直播電商不僅改變了個體的生活境遇,產業擴容趨勢也在顯現。鮮花、圖書、非遺、農特產品等品類因直播迎來新市場,新中式服飾、寵物用品、潮玩文創等興趣產業帶在直播電商上發展壯大。數據顯示,每天有7000萬條電商視頻被6億多人觀看,消費者“邊看邊買”已成常態;全國已有5個興趣產業帶在抖音電商年交易總額突破百億元,57個產業帶銷售額超過億元,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帶動實體經濟新增量。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一項調研顯示,直播電商是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創新商業模式之一,貢獻了整個電子商務增量的80%。該研究院專家李勇堅教授認為,這一新業態不僅是普通人就業的新選擇,更是中國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林安亞表示,直播電商通過普惠價值,讓更多普通人分享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獲得新職業、新收入;同時,在拓展消費場景和產業規模的過程中,也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增量。
在會場,抖音電商作者運營團隊還分別與多余和毛毛姐、黃子韜、和貓住等創作者進行了交流。創作者們普遍認同抖音電商鼓勵優質內容創作的方向。大家的共識是,在抖音電商上,只有創作真實有用的內容,重視用戶的感受,用內容去打動用戶,才能真正帶來交易的增長。
新規發布合規好內容作者迎來更多發展機會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直播電商的規范化治理也在不斷強化。
大會上,抖音電商首次發布《抖音電商社區運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平臺首次以制度化形式明確倡導與反對的方向,劃定創作者和商家的經營邊界。《規范》確立“遵紀守法、合規經營、真實可靠、誠信履約、專業有趣、多元美好”六大核心原則,作為內容創作與經營的基本遵循。
林安亞在會上強調,平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都是空前的。“我們有決心把不以創作為目的、內容不佳的經營者及時治理掉,讓認真創作、誠信履約的作者獲得更多機會。”她強調,直播電商的長遠價值在于健康、可持續的生態。平臺希望創作者不要只追求短期變現,而是把直播帶貨作為長期事業,堅持長期主義,用優質內容和誠信經營積累口碑與信任。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共處置超1300萬起違規內容視頻,并對47萬個違規作者無限期收回帶貨權限。抖音電商作者治理與體驗負責人唐涓介紹,一些賬號存在虛假故事營銷、價格違規、夸大功效、虛擬人設誤導等行為,均受到處罰。她表示,真實可靠是信任的根基,誠信履約是生意長久之道,平臺要求創作者嚴格選品、真實表達、及時發貨。
除了劃清紅線,抖音電商也在加大正向扶持。為鼓勵創作者生產優質內容,平臺建立“交易價值”與“內容質量”雙重判斷維度,致力于把每個視頻內容產生的直接和間接價值都“算清楚”,并在分發推薦上,把流量更多的給到總價值最大的內容。“沒有讓用戶直接打開小黃車下單,但間接激發和引導了用戶在其他場景交易的內容,在分發上是吃虧的。但未來,我們的底層機制,更會鼓勵全域價值最大的內容。”林安亞介紹。
在數據披露上,平臺會讓作者更清楚地看到內容的各種價值,并幫作者分析、優化創作。數據顯示,今年7—8月,抖音電商上27萬個參與測試的作者和商家,日均投稿量增加了21%,同時流量和交易量獲得兩位數提升。
抖音電商“交易價值”分析抖音電商平臺上綜合價值更高的內容,將得到分發機會和流量扶持。今年4月至今,已有3萬多名優質作者獲得平臺流量支持,平均每位作者新增曝光量超過6萬次。針對不同類型創作者,平臺升級專項計劃:娛樂類有“星娛計劃”,垂直領域有“行家計劃”,新手和潛力創作者也有專項扶持。同時,“好看計劃”持續推進,平臺還上線“標記萬物”“買家秀”等功能,并發布AI提效與信息透明工具,幫助創作者提升效率。
業內人士認為,《抖音電商社區運營規范》的發布,標志著直播電商在制度建設與生態治理方面邁出關鍵一步。它不僅是一份規則文件,更是一份共同契約:對違規行為“零容忍”,對認真經營“強扶持”。隨著越來越多普通人通過直播電商獲得新職業和新收入,以及治理規范與扶持措施的不斷落實,直播電商正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并持續為經濟發展貢獻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