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11月5日電 (高雨晴 賈發珍 郭前)在傳統產業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下,山西祁縣以“小特產”撬動“大產業”,將傳統農產品加工升級為生物醫藥配套的特色新興產業,奏響特色產業升級與縣域經濟振興的“雙重強音”。
走進位于祁縣城趙鎮高城村的一家畜產品企業車間,一根根普通的豬小腸,經精細化加工,“變身”高附加值生物醫藥原料——天然腸衣與粗品肝素鈉。
走進山西祁縣城趙鎮高城村的一家企業車間,一根根普通的豬小腸,經精細化加工,“變身”高附加值生物醫藥原料。圖為郭前供圖據了解,該企業成立于2014年,占地13.51畝,擁有6條腸衣生產線、1條肝素鈉生產線,日加工豬小腸20000根至25000根,規模與效率位居區域前列。其核心產品粗品肝素鈉更是醫療領域的“剛需原料”,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依托這一優勢,公司已深度融入全國醫藥產業鏈,粗品肝素鈉穩定供應河北常山、深圳海普瑞等上市藥企。”祁縣凱盛畜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24年實現產值6834.8萬元,生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增長勢頭強勁。
如今,企業逐步構建“養殖—深加工—科研—銷售”完整產業鏈,推動祁縣農業從“傳統種養”向“高附加值加工”轉型,實現“新興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共贏生態。上游通過“養殖基地+農戶”模式訂單采購,直接帶動本地養殖戶增收,實現企農雙贏;下游以粗品肝素鈉為核心向生物醫藥領域延伸,為祁縣特色產業體系筑牢支撐。
“公司現有70名職工均為本地村民,間接帶動養殖、物流等產業發展,形成‘企業增效、民眾增收、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二期項目推進,未來將解決周邊勞動力200余人,年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元,為祁縣“縣—鄉—村”協同振興注入持續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