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北京市去年前三季度離婚登記數量達39075對,同比增長40%。
孫陽(化名)和妻子有兩套滿五年住房,本計劃將通州一套市值170萬元的房子賣掉,換套大房子。但新國五條出臺后,需交納將近30萬元的稅。不論是他自己還是來看房的人,都不愿承擔這部分稅款。為了換房,最后兩人將兩套房分別記在個人名下,然后離婚,“以滿五年唯一住房”賣掉了通州的房子。
“認房又認貸” 換房成本提升
政策背景:在2011年發布的京十五條,明確對于二套房的認定只看購房者手中有無房產。但在2013年4月,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70%;對于“無房有貸”申請者,仍執行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60%。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目前全市二手住宅成交中,公積金貸款占比約為26%。公積金政策調整直接影響了換房人群,其中多為以中低端為目標的剛需和普通改善性需求。今年春節后,北京二手房市場處于持續低迷狀態。
故事:“認房又認貸”對于換房群體來說,是一道巨大阻礙。陳晨住在北京朝陽區一社區里,由于父母年齡大了,便計劃將父母兩人接到北京同住。
可是打聽下來,自己之前貸款購買的70平米兩居室可以賣到260萬元,而社區里的三居室總價在420萬左右,按照“認房又認貸”的原則,二套房首付70%以上的規定,陳晨看中的三居室首付在300萬元左右。“就算把現在的房子賣掉,首付還差很多。”陳晨無奈地表示。 新京報記者 方王洋
■ 觀點
刺激政策能否救市?
近期,在地方政府紛紛放棄“限購”、首套房貸款放松的大背景下,未來房價走向何方,再次引發了地產界業內人士的猜測。
“大炮”任志強向來以預測房價精準而被稱為“任盈盈”。
9月22日,新浪地產刊發了一篇報道稱,任志強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形勢看,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還將是下降的趨勢,中國房地產行業難復蘇。這篇文章被注明轉載自中國新聞網。該文是任志強罕見唱衰房地產的聲音,因此引發市場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