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今年年底前,將掛牌督導制度覆蓋所有中小學校。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為區域內按照1人負責5校的標準,為每一所中小學設置責任督學。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責任督學有權對學校管理、招生收費、課程開設、課業負擔及學校安全等情況進行督導。此外,責任督學的聯系方式將向社會公開。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透露,這次配備責任督學,會涉及30萬所中小學校。
中小學將配責任督學
昨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
教育部督導辦主任何秀超上午介紹,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同時,學校管理不規范、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培養以及安全衛生隱患等問題依然存在。
此外,擇校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熱點難點問題也亟待解決。
為此,國家決定在中小學校實施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并通過辦法明確了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為區域內每一所學校設置責任督學,對學校進行經常性督導。
根據辦法規定,責任督學的配備,根據區域內中小學校布局和在校生規模等情況,按照1人負責5所左右學校的標準配備。
責任督學有權監督學校管理
辦法規定,責任督學主要是從在職和退休的校長、教師、教研人員和行政人員中遴選,專兼結合。對有可能影響公正督導的情形要實行回避。
何秀超介紹,責任督學有權對學校管理、招生收費、課程開設、教育教學、教師師德、學生學習、課業負擔及學校安全衛生、校風學風等情況進行督導。辦法明確規定,學校必須接受責任督學的監督和指導。學校評優評先、干部任免、教師考核上,要充分聽取責任督學的意見。
責任督學原則上每3年輪崗交流一次,對年度考核稱職的督學予以續聘,對存在玩忽職守、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督學,將視不同程度給予批評、教育和處分,情節嚴重的取消資格。
督學聯系方式將向社會公開
辦法規定,縣級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統一規格制作標牌,標明責任督學的姓名、照片、聯系方式和督導事項,在校門外顯著位置予以公布。
何秀超介紹,責任督學有受理、核實相關舉報和投訴的職責。按照要求,學校校門外掛出的標牌中,要公布責任督學電子郵箱、手機號碼和辦公電話,以確保學生家長想反映學校違規辦學等問題,可以直接找到責任督學本人。
各地按照規定配足責任督學,在2013年年底前,將掛牌督導制度覆蓋所有中小學校。
何秀超透露,教育部督導辦已經和北京市教委等有關負責同志溝通,將力爭使北京在年底前做到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 據新華社、《法制晚報》(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