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搭配的“經濟艦”

資料圖:美軍佩里級護衛艦
二戰后,美國海軍已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擁有最龐大的驅護艦艦隊。所以戰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海軍一直將建造重點放在航母和核潛艇上,僅少量建造驅逐艦等,從而導致60年代美海軍的驅逐艦絕大多數都是戰時建造的老齡艦,這無疑對美蘇兩超爭霸時期美國的爭奪海上霸權埋下了隱患。特別是這時期的蘇聯海軍發展迅速,雖然海軍驅護艦數量仍不及美國海軍的一半,但艦齡相對年輕,性能也較美國海軍的優越。特別是,在潛艇的能力還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核潛艇還是常規動力潛艇均裝備了先進的反艦導彈和自導魚雷,“飽和攻擊”戰術對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構成了極大威脅。
但美國海軍大造艦、造大艦的需求下面臨的是,戰后水面艦艇的單價一路飆升和越戰后、74~75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下的國防預算的削減。在這樣的“兩難困境”中的美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海軍作戰部長50歲的埃爾默·R·朱姆沃爾特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國海軍裝備發展的新理念,核心就是放棄建造單一用途的水面艦艇,轉而“高低搭配”,以性能優越數量較少的“高檔艦”為骨干,搭配可以大量建造的“廉價”的“低檔艦”,以系統優勢來提升海軍的整體戰斗力。佩里級,正是在這種高低檔艦艇搭配發展戰略中發展的強調成本控制的“低檔艦”,其戰場定位是具備良好的遠洋能力,能跟隨航母和其他大型水面艦艇活動,同時具備反潛和填補區域防空孔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