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張楓在測試裝備。王 輝攝
點火!起飛!
2014年12月7日11時26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壯美升空。
箭沖云端,聲如霹靂。歡呼人群中,一名士兵笑得格外燦爛。
他叫張楓,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四級軍士長,入伍10多年參與執行上百次發射任務,為火箭安裝火工品7000多個,沒有出現一次差錯,及時發現排除多次重大隱患,護送火箭騰飛,被譽為發射場上的“質量衛士”。
入伍時,他只有高中學歷。2003年,他調整到化驗室工作。新崗位讓他犯了難:“搞燃料化驗是技術活,我能干好嗎?”室主任王晉生對他說:“變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戰位,只要處處留心、事事用心,沒有啥學不會。好好干,你能行!”領導的諄諄教導,讓他信心百倍。他一頭扎進工作里,從零學起。
為盡快了解各類化驗藥品和儀器,張楓從背誦使用說明書開始。他把所有時間都用在業務鉆研上,單就一件設備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記了整整一本子。一年下來,他體重銳減——從80公斤減到60公斤,能力卻猛增,成長為化驗室年輕的優秀技術尖子。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發射任務越來越密集。張楓先后擔任過加注、吊裝、技安、箭體動力等多個崗位的專業負責人。不管什么崗位,他始終嚴把質量關,在技術室樹起“張楓標準”——數據一口清,狀態一摸準,操作一步到位。
張楓不僅從普通士兵成為技術模范,還成了處突排頭兵。運載火箭內部結構復雜、元器件星羅棋布,在全箭性能檢測中,只要一個細小器件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發射任務失利。2007年,某火箭加注過程中,由于貯箱密封圈出現故障,導致燃料噴射、黃煙滾滾。危急關頭,他戴上防毒面具和手套,沖到燃料泄漏點將應急堵蓋裝好。燃料停止了噴射,但他右手的指甲被燃料嚴重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