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1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準備主導印度洋? 去年中國海軍潛艇兩次停靠科倫坡后,印度分析家擔憂中國再度闖入印度洋并試圖常駐。新德里戰略圈紛紛謠傳北京可能在印度洋地區打造海軍基地。
這并非新現象,北京試圖擴大在印度洋的戰略足跡已有時日。派軍隊打海盜,海上軍演更頻繁,對海上基礎設施投資日增,這些塑造了中國作為地區海洋參與者的形象。
近來中國在印度洋的軍演驟增,引發北京是否會采取更咄咄逼人的海上戰略的議論。解放軍在印度洋動作頻頻,包括兩棲艦“長白山”號及核潛艇進入,這些為北京試圖主導印度洋的說法提供了證據。這不再是可等閑視之的戰略權宜之計。
科倫坡并非中國有專屬設施的唯一斯里蘭卡港口。北京還對漢班托特港擁有控股權。據報道,斯方同意給中資企業4個泊位的運營權,以換取中方優惠貸款。這引發“海上絲路”背后動機這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北京一直否認“海上絲路”是“珍珠鏈”戰略的改頭換面。
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可能在印度洋設立兩用基地——具備低度后勤保障能力的商業設施。2013年,據稱北京對巴基斯坦瓜達爾的一個此類設施表現出興趣。美國國防大學最近一份報告稱,像中國這種強大的國家,有能力在沖突爆發時升級改造商港以支持軍事行動,甚至用商港做幌子建設秘密軍火庫等港口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