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接“傷員” 。楊茹 攝
新華網消息(黎云、楊茹)在“敵人”猛烈的空中火力打擊下,30名官兵受傷失去戰斗力,其中7名傷勢嚴重。“紅軍”野戰醫療隊迅即派出醫療救護人員和戰地救護車前接傷員,將其一一分類后,就地進行早期救治和專科治療。

“重傷員”被送往手術室手術。楊茹 攝
在“火力-2015·山丹A”實兵實彈演習中,我軍戰役衛勤支援力量首次直接支援保障兵種部隊作戰,獨立進行考核評分,為探索我軍戰役衛勤力量直接支援作戰編配模式,完善衛勤綜合保障能力積累了經驗。

對“傷員”檢查登記,進行分檢。楊茹 攝
戰役衛勤保障力量,指在戰役進程中組織傷病防治,維護軍隊成員健康,恢復傷病員戰斗力的機構,一般稱為野戰醫院。由于戰役具有參戰力量眾多、戰場空間廣闊、持續時間長、作戰樣式多變等特點,衛勤保障的難度更大,衛勤組織指揮要求更高。

用動物活體模擬戰傷手術。孫文軒 攝
參加“火力-2015·山丹”的戰役衛勤保障的解放軍264醫院,根據戰場需求進行作戰模塊化編組,組成一個50人野戰醫療隊,伴隨陸軍第38集團軍防空旅遂行作戰保障任務,重點檢驗野戰醫療隊應急處置各種戰場緊急突發情況和批量救治傷員的能力。同時,空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建成野外防疫隊,對戰場水源進行檢測監測,對群發傳染病開展防控,并對感染區域進行洗消。

重傷員被送入抗休克室。楊茹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野戰醫療隊伴隨作戰全程進行演練,在經歷道路被毀、“敵人”遠程火炮襲擊、化學襲擊、小股敵特襲擊等9個科目之后到達指定地域,迅速開設出一個具備日接收能力150名傷員,可以開展損傷控制性外科手術,具備重癥監護能力和遠程會診能力的野戰醫療所。在批量接收30名傷員的演練科目中,野戰醫療隊迅速前出,根據傷情對傷員進行分類,使用野戰X光車、便攜式B超儀檢傷驗傷和進行抗休克搶救,使用手術方艙成功開展動物脾切除、腸吻合手術。與此同時,野戰防疫隊派出防疫軍醫檢測戰場水源采樣,對某營同時出現發熱現象的多名士兵進行傳染病調查和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