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7月10日,國防部官方網站上新聞發言人專欄發生變化,兩位發言人調整為楊宇軍大校和吳謙上校,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原局長耿雁生大校已退休。7月11日,耿雁生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軍隊新聞發布工作因發展和時代同行,應運而生,順勢作為。他為能參與到這項事業中感到驕傲。
5年間,軍隊新聞發布逐漸成形
“已婚,有一子”,2010年4月,耿雁生擔任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新聞發言人之后,與媒體首次會面之際提供的簡歷以此結尾。這是很“國際范”的一種表述,也與軍隊發言人向國際社會傳遞公開透明的信息很吻合。
這種表述在現任兩位發言人的簡歷中依然如此。延續的不僅是發言人簡歷格式,而且有一整套新聞發布機制、常態化的操作形式、應急反應機制建立以及一個成熟起來的團隊,還有國際社會對于中國軍隊認知上的變化。這一切都發生在2010年至2015年的5年間。
2008年5月,國防部新聞事務局低調運行,在此前沒有對外公開,沒有聯系電話,沒有發言人相關信息。隨后,國防部首任兩位發言人開始在公眾面前亮相,并進行不定期的新聞發布工作。
2010年4月,耿雁生和楊宇軍出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2010年八一建軍節前夕的媒體進軍營活動中,耿雁生舉行了職業生涯中的首場發布會。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穩重又不失睿智”。
2011年4月27日,國防部舉行首場例行記者會,并形成每月一次的慣例。“這是我軍對外傳播工作的一項重要突破,實現了國防部新聞發布工作的常態化。”一位軍方研究人員對《環球時報》說。首次記者會持續40分鐘,耿雁生至今對所有的準備細節都歷歷在目,“只有我們才知道付出了多少”。
2014年7月30日,8家國際知名度高、有世界影響力的外媒首次亮相國防部記者會,軍隊新聞發布實現了對媒體全面開放。“對媒體全面開放的準備工作3年前就開始了。”耿雁生說,“實際上我們從第一次例行記者會,就把自己置身于國際媒體面前,以有利于國際傳播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