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年以來,政企常態化溝通的渠道也在不斷豐富,早餐會、現場會、茶話會等形式不拘一格,讓民營企業帶著問題來,帶著解答走。一場福建德化縣舉辦的政企茶話會,在務實的交流中,從原定的一個半小時延長到了三個小時。
距離茶話會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一些企業負責人就早早來到了現場,企業和發改局工作人員聊,企業和企業聊,這場茶話會還沒開始,就提前進入了正題。
記者發現,他們談論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陶瓷。作為當地最大的產業,全縣4000多家陶瓷企業幾乎都是民營企業,而通過這樣的茶話會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當地的陶瓷企業已經輕車熟路。
一些企業負責人更是“有備而來”,把自己的產品帶到了會議現場。
記者在會議現場聽完全程,發現企業的訴求“五花八門”,從用工需求到燃氣價格,從新能源充電樁建設到資金獎補政策,有的企業提出了問題,有的企業進行了政策咨詢。而對于每個問題,工作人員都一一記錄,并作出回應。原定的一個半小時茶話會也一延再延,足足進行了3個小時。
福建省德化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周益國稱:“涉及發改部門的,當場一一解答,涉及到其他相關部門,我們將以任務清單的形式進行細化分解,并協調相關部門推進落實,爭取在半個月內逐一回復企業家。”
福建省德化縣陶瓷企業負責人林小娃稱:“今天的收獲還挺大的,首先是它很務實,再者是很及時,能給我們解決得更高效。”
福建省德化縣陶瓷企業負責人徐建勇稱:“得到了很多的信息,應該說既溫暖又務實。”
【新聞特寫】一場座談會讓奶粉企業多年心愿成為現實
一場去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讓一家奶粉企業研發了十多年的嬰幼兒配方液態奶看到了推向市場的曙光。企業多年的“心愿”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現實的?一起來看。
當記者來到這家企業位于北京的辦公地點,工作人員正忙著開展對嬰幼兒配方液態奶的技術研發。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現行法律法規,我國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應當進行注冊制管理,但對于液態奶這種形態的產品,法律并沒有明確需要注冊或是備案。法律上的空白讓這家早早掌握了嬰幼兒配方液態奶技術的企業,一直無法生產和銷售液態奶。
轉機來自一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在會議現場,企業負責人將相關問題和訴求反映給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幾天后,企業接到了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審評中心的電話,就嬰幼兒配方液態奶國產化問題,向企業征集材料。緊接著,飛鶴克東工廠迎來了主管部門的實地調研。
在多部門的聯合推動下,今年1月,嬰幼兒配方液態奶納入注冊管理修法事項,開始公開征求意見。記者看到,《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的第八十一條,明確嬰幼兒配方液態奶適用本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有關規定,嬰幼兒配方液態奶需要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一樣進行注冊管理。目前,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正在履行相關程序,企業的新品籌備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中國飛鶴助理副總裁孫秀娟稱:“通過這樣一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溝通機制,我們感受到了國家對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也讓我們對于下一步的創新和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