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進博會上,一大波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新品首發首秀,不少展館也逐“綠”前行“碳”新路,像北外灘館多措并舉打造真正的零碳展館,以實際行動踐行節能減碳理念。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攝
綠色日益成為進博會的“底色”和“亮色”。近年來,進博會積極踐行綠色辦展理念,在各個環節注重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像北外灘館多處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同時重復利用了往屆進博會展館的部分家具和物資,盡最大努力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在開放中成就彼此,在開放中共創未來。進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推動合作的重要契機。作為連續七年參展的“老友”,丹麥將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新元素,通過展示綠色解決方案與可持續發展業務,進一步鞏固兩國在綠色轉型領域的合作。
進博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的平臺。跨國企業在此展示其最新的綠色技術和產品,吸引中國企業和市場的關注,像連續7年參展的松下,帶來涉及生活方面的家電和住宅設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貼合于綠色發展的車載產品和涉及智能制造的軟硬件產品。通過進博會,跨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在綠色合作方面,可以通過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進博會不僅關注商品和技術的交易,更是一個推動合作的重要契機。第二年參展的無印良品公司融合循環與回收理念,選用中國各地門店的回收材料搭建展臺,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宜家將在進博會上首發“宜家家具回購和再售服務”,助力推動綠色消費和循環經濟的發展。綠色低碳發展需要構建綠色產業鏈和供應鏈,進博會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更少的碳排放,更好的進博會。“進博之約”打開“機遇之窗”,以進博會為契機,助力全球經濟綠色轉型。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