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畫伴歌“共繪和平”到校園互動體驗;從街頭快閃表演到互寫溫情寄語,中美青少年用歌聲唱響青春、和平與友誼之歌。7月10日至18日,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在福州、北京舉行。兩國近30支青少年合唱團、逾千名參與者以“歌唱和平”為主題,開展音樂對話與文化交流,用一場青春之約共同書寫中美友好的新故事。
本次合唱周活動是習近平主席2023年在舊金山提出“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倡議實施以來,規模最大的主題性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動。該倡議提出以來,有力推動兩國青少年交流蓬勃開展。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并親自推動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特別是青少年交流。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通過回贈賀卡、回復口信等方式,與美國友人和青少年親切互動,傳遞了中方推動兩國加強人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的真誠意愿,展現了中方致力于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負責任態度。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友好事業的未來。活動中,中美兩國青少年以音樂為橋,重溫鼓嶺故事,讓和平與友愛的種子在歌聲中生根發芽。從百年前共飲一口井,到今日跨洋再聚首,“鼓嶺緣”正接力到中美青少年一代手中。美國青少年代表在豐富多彩的體驗互動和參訪活動中,切身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中國文化的燦爛悠久、中國社會的生機活力。許多參與者表示,此行徹底刷新了對中國的認知。這再次證明,中美兩國雖然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善意與交流能夠跨越重重障礙,綻放相知相親的友誼之花。
從歷史到當下,民間交流作為中美關系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是兩國關系發展的源頭活水。中方積極推出便利人員往來、促進人文交流的措施,為中美民間交往搭建更多橋梁、鋪設更多道路。越來越多美國民眾用眼睛觀察中國,用腳步丈量中國,用真實見聞打破信息繭房,用躬身實踐跨越認知鴻溝,成為中美兩國的“友誼使者”。近年來,中美關系遭遇不少困難和挑戰,但兩國人民雙向奔赴的腳步從未停歇。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拉緊民心紐帶。中美雙方應排除干擾,為兩國人民多走動、多來往、多交流提供便利,為中美關系行穩致遠夯實基礎,積聚更多理性和正能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回顧歷史,中美并肩抗擊法西斯,共同為和平和正義而戰。美國“飛虎隊”同中國軍隊冒險開辟駝峰航線,中國軍民奮勇救助杜立特中校等飛行員,鑄就了兩國人民血與火的友誼。80年前,中美共同為建設美好世界而努力,共同推動建立了聯合國,推動人類歷史翻開了嶄新一頁。如今,中美青少年跨洋同唱,心意共鳴,用歌聲傳遞對和平、團結、友誼的共同追求,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青春力量。語言與文化的差異不能阻隔心靈的共鳴,歷史與國情的不同也不應妨礙兩國相互成就、造福世界。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匯聚兩國人民之力,推動中美兩艘巨輪沿著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航線不斷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