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濟寧曲阜市魯城街道的一處老舊小區,曲阜市委政法委綜治中心副主任劉賀正在處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處理問題。“以前處理群眾訴求,更多是組織研判、督促落實。現在下沉一線,才深刻體會到基層治理的復雜性。”劉賀說。
3個月前,這名習慣于坐在辦事大廳處理日常事務的年輕干部,被派到街道實踐鍛煉,從機關辦公室到基層一線,完成了從調度員到辦事員的角色轉變。劉賀翻開工作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55項群眾反映的民生訴求。
幾公里外的招商引資指揮部,來自吳村鎮的年輕干部張炳川正在協調一個投資5000萬元的零碳供熱項目。從鄉鎮到指揮部,他坦言自己經歷了“痛苦的適應期”:“在鎮里盯著‘一畝三分地’,現在要學會算經濟賬、長遠賬,合同里的每句話都要反復推敲。”
劉賀、張炳川得到的轉崗鍛煉機會,得益于曲阜市實施的年輕干部“雙向淬煉”工程。今年以來,曲阜市創新年輕干部培養模式,深化“雙向淬煉”機制,在青年干部培訓班中設置為期2個月的實踐鍛煉環節,讓機關干部“沉下去”接地氣,讓基層干部“浮上來”拓視野。
曲阜市從38個部門精選50名年輕干部,讓他們帶著課題奔赴新崗位:市直部門的干部要到鎮街參與訴求辦理、防汛抗旱等一線任務;鎮街干部則進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專班跟班學習。據曲阜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洪新介紹,為確保鍛煉實效,每周進行一次工作復盤,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評估。在最近的評估中,有3名干部因“水土不服”被調整崗位,5名表現突出的干部被納入重點培養范圍。
“干部成長如同樹木生長,既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成材。”曲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衛國說,“我們計劃每年安排20%的年輕干部進行跨領域短期實踐鍛煉,讓年輕干部開闊視野、增長本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0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