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邵萌)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超強臺風級)正向華南沿??拷?/p>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海平在會上介紹,預計“樺加沙”將于9月24日凌晨到下午在廣東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帶登陸,最可能在廣東陽江附近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強臺風級或超強臺風級(14至16級),登陸后強度逐漸減弱。
有今年西北太平洋“風王”之稱的“樺加沙”,強度有多強?是否會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十一”假期臨近,“樺加沙”是否會對公眾出行造成影響?2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舉行線上媒體通氣會,有關專家對此作出解讀。
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未來96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9月22日17時-26日17時)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在廣東登陸的可能性大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受臺風“樺加沙”影響,預計23日至26日,臺灣海峽、南海北部、華南沿海將出現強風雨天氣。廣東大部、廣西中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云南東部、海南島、臺灣島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巴士海峽、臺灣海峽、南海東部和北部、東海南部、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廣東中東部沿海、珠江口區、臺灣島沿海將有6~9級大風,陣風10~11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有14~17級大風,陣風17級以上。
專家指出,“樺加沙”風力極強、風圈范圍大,是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最強臺風。
據介紹,目前預計,臺風“樺加沙”在廣東登陸的可能性大,且登陸強度將是強臺風級到超強臺風級。但其具體登陸位置和時間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建議華南沿海地區的公眾需提前做好防臺風準備,提高警惕,全力應對“樺加沙”帶來的強風雨影響。
登陸強度或與臺風“山竹”相當
有分析認為,“樺加沙”登陸風力有可能超過2014年的臺風“威馬遜”,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
對此,王海平分析稱,“樺加沙”目前的強度已達到17級以上,未來基本上是維持這樣的強度或略有波動?!巴R遜”當年的登陸強度達到70米/秒,從目前的預計來看,“樺加沙”應該達不到“威馬遜”的登陸強度,預計其與“山竹”“彩虹”的強度基本相當。不過,王海平也提醒,公眾要時刻關注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
王海平介紹,“樺加沙”的路徑和去年超強破壞力的“摩羯”有相似之處,所以要警惕其后期給華南沿海帶來的強風雨影響。至于對北方地區的遠距離的降水影響,目前來看并不明顯。
她表示,秋季出現像“樺加沙”這樣強度的臺風,歷史上并不罕見,2022年、2023年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珠江口附近城市需警惕海水倒灌
今年以來,已有4個臺風在廣東登陸,分別是第1號臺風“蝴蝶”、第6號臺風“韋帕”、第16號臺風“塔巴”以及第17號臺風“米娜”。
“樺加沙”的強度極強,相比前四個臺風更具極端性和破壞力。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正研級高工馮蕾表示,需防范大風給海上航行、漁業、旅游、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建議相關海域航行中的船舶及時回港避風或避開臺風影響區域,海上作業人員提前撤離。“樺加沙”影響期間正值天文大潮,需警惕風暴潮災害,珠江口附近城市需警惕海水倒灌。
此外,“樺加沙”外圍水汽可能北送至江淮、江南等地,引發遠距離暴雨,需警惕強降水引發的城市內澇和中小河流洪水及地質災害。
影響將在9月底趨于結束
“十一”假期臨近,“樺加沙”是否會對公眾出行造成影響?
王海平介紹,預計“樺加沙”的影響將在9月底趨于結束。不過,緊隨其后還是會有臺風西行進入南海,后期有可能還會對華南造成影響,因此“十一”期間仍需要關注臺風可能給出行帶來的影響。
馮蕾提示,在交通出行方面,建議相關部門加強道路巡查及隱患排查,重點排查積水路段、邊坡、橋梁、隧道等高風險區域,強化交通的管控與疏導,及時發布路況信息。在港口航運方面,建議提前做好港口碼頭、航道設施的防風加固措施,適時停止作業。在能源電力設施方面,受臺風帶來的風暴潮影響,地下電力設施進水風險高,強風可能導致輸電線路倒塌斷線,配電設施受損等,建議受影響區域加強設備巡視和防風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