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1月14日電 (時文枝 李臨艷)記者13日從云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獲悉,“十四五”以來,昭通市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頭等大事,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5年來,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左右,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及全市經濟增速,并在全省鞏固脫貧成果考核中連續四年位居第一。
昭通市地處云、貴、川三省結合部的烏蒙山區腹地,曾是全國脫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在全市635萬戶籍人口中,脫貧人口達185.07萬、監測對象26.6萬人,兩類群體均占全省四分之一。
中共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介紹,進入過渡期以來,昭通市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通過抓好富民產業聯農帶農、外出務工穩崗就業、返鄉創業就近就業、“以工代賑”吸納務工、資產盤活增加收益等舉措,有力帶動民眾增收。
其間,通過探索推廣運用彝良天麻產業“721”和魯甸食用菌產業“631”利益分配模式,昭通市推動961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44.04萬戶脫貧民眾緊密綁定,帶動戶均年增收超3800元,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作為勞動力輸出大市,昭通市創新推出“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出模式,常年穩定轉移就業人數超260萬人,全市農村勞動力、脫貧勞動力、易遷勞動力轉移就業率均保持在86%以上。全市累計引導16.9萬人返鄉入鄉創業,帶動43.6萬人次就近就地就業。通過實施1082個“以工代賑”項目,帶動就業19.7萬人次,發放勞務報酬18.4億元。
在筑牢防返貧防線的同時,昭通市還大力推進農業、能源、交通、生態、教育“五大強市”建設,走出一條以產興城、以城聚人、以人興業的產城人融合發展新路子。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十三五”末的1429.2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2016.9億元、年均增長6.9%。預計2025年經濟總量將突破2110億元,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進入全省經濟發展第一方陣。
蘇永忠表示,下一步,昭通市將深入開展新一輪促進民眾增收三年行動,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讓民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