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1月14日電 (王瀟婧)11月13日,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在杭州召開。
11月13日,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在杭州召開。 王剛 攝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開局的歷史新起點,該省又一次亮出鮮明態度:民營經濟始終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最亮名片,是浙江高質量發展最活躍的力量、最寶貴的資源、最堅實的支撐。
堅定“自己人”的定位
在現場催人奮進的樂曲中,50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建設者”稱號,這是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設立的最高榮譽之一。
此前,浙江分別于2018年、2021年高規格表彰民營企業家。
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于“自己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浙江始終是厚愛三分、關照有加,持續為民營企業發展厚植“沃土”。
特別是近幾年,浙江深入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等方針政策,出臺“民營經濟32條”和145條具體舉措,頒布《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浙江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系列法規,想方設法為經營主體排憂解難;扎實開展“浙商永遠跟黨走”思想政治引領行動,鍛造高水平民營企業家隊伍,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凝聚發展活力。
2025年上半年,浙江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67%以上的生產總值、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進出口、85%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任務。”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鄭敏強表示,未來將凝聚發展共識,筑牢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強化服務賦能,激發創新發展的動力活力;聚焦縮小“三大差距”,彰顯同心共富的責任擔當;深化青藍接力,拓展浙商文化內涵,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高質量發展路徑
從生物醫藥到集成電路,從文化產業再到綠色低碳產業……透過表彰對象名單,既可以清晰地看到浙江民營企業的含“新”量越來越高,所涵蓋的領域更是勾勒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軌跡。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也是對公司全體同仁堅守實業、創新奮進的認可,更屬于支持我們創新發展的浙江這片熱土。”浙江長龍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啟宏暢談感想時說。
劉啟宏介紹,面對產業升級與數字化浪潮,已累計開通700余條航線的長龍航空,正在以“AI+航空”重塑民航產業新生態,推進共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并與浙江大學、民航四大科研院所等建立創新聯合體,建設國家先進級智能工廠與省級未來工廠,打造航空創新企業集聚與創新成果轉化高地。
在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很拼,成果也可見可感。
在今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5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2025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榜單中,浙江分別有95家和115家企業上榜,較上年分別增加8家和15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上榜數量增幅明顯。同時,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等另外三張榜單中,浙江企業上榜數量也均居全國第一,再次喜奪五張榜單“大滿貫”。
“我們深感在浙江創新不是口號,而是信仰;不是風口,而是血脈。”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表示,特別是浙江推動構建了“企業出題、政府助題、平臺答題、車間驗題、市場評價”科技創新模式,讓創新不再是孤軍奮戰,成為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的奇跡。
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眼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勇敢搏擊,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創新蝶變。一批有膽識、勇創新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茁壯成長,漸漸從“幕后”走向“臺前”。
“展望未來,我們新生代浙商將以敢為人先的銳氣,賡續四千精神的薪火,與天下浙商一道共繪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瞄準行業的前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深化數字化轉型,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工廠。”兩年前,從父輩手中接棒傳承的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陳蕾,當日作為受表彰者代表進行發言時說。
浙江省委書記王浩表示,浙江發展與民營經濟相互成就,我們一定當好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堅強后盾,堅決把出臺的政策落實到位、把應有的服務提供到位、把作出的承諾履行到位,著力打造創新生態最好的營商環境,著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強化要素保障,著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讓大家在浙江安心創業、放心投資、舒心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