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今天(11月14日),乘坐神舟二十一號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203天,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收獲滿滿返回地球,他們這次太空出差具體都完成了哪些任務呢,一起來盤點一下。
在軌期間,神舟二十號展開了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新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典型成果包括:
空間環境下獲得了高質量的蛋白晶體,有望為腫瘤治療提供潛在靶點;
鎢合金被成功加熱到3100攝氏度,刷新了國際空間材料科學實驗最高加熱溫度的紀錄;
首次發現帶電膠體在微重力下結晶形成長壽命亞穩態結構等。
空間站里,斑馬魚和太空菜園也在三名航天員的照料下生機勃勃,增加了空間站生命氣息的同時,也為科研提供了大量實驗數據。
今年7月,神舟二十號迎來了天舟九號快遞小哥的到來,6.5噸的貨包里不但裝載了航天員在軌駐留消耗品、推進劑、應用實驗裝置等物資,還帶來了兩件嶄新的艙外航天服,保留在空間站的艙外服則在神舟二十號與地面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進行了“壽命評估”,留下了大量寶貴數據。
任務期間,乘組共進行了4次出艙活動和7次載荷進出艙任務,完成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輔助裝置安裝、艙外設施設備巡檢等任務。其中,在艙外平臺安裝的腳限適配器和接口轉接件有效提高了航天員艙外作業效率,問天實驗艙此前規劃的空間碎片防護裝置也已全部完成安裝。
原定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疑似遭空間微小碎片撞擊,推遲歸期。等待回家的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利用這段時光,與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共同開展在軌科學實驗和試驗。為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多交流一些經驗、多添一組數據、多留一串屬于中國的星辰足跡。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