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榮
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是減少行政審批、轉變政府職能、釋放市場潛力的重要舉措。此項改革便民利企,提高了行政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為新興生產力成長創造了更多條件,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創造力和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新設立公司的便捷程度、新設立公司的數量多少,是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表現,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商事制度改革,推動了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新設立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據有關方面統計,改革實施后新登記企業增長了49.8%,注冊資本增長1.02倍。商事制度改革,適應了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降低門檻,放松管制,激發了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改革,新設企業大量增長,發揮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效果,小微企業成為帶動就業的主力軍。世界銀行《2015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營商便利度排名,由前年的第96位,上升到去年第90位。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在開辦企業方面進行了重要改革,開辦企業專項排名較上年大幅提高了23名,企業設立更加便利,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稅負持續減輕。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營造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充分競爭創造良好條件日益重要。做好市場監管,需要把握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摧生了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資源和市場的跨時空、跨領域融合,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互動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眾多創客脫穎而出,顛覆了許多傳統的產業模式和消費模式,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不是一放了之,必須做到放管并重,在放權的同時加強監管。這是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市場經濟是有活力、有秩序的。活力和秩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兩翼,信任和安全是市場經濟的保障。沒有活力,市場經濟就失去了生機和魅力;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失去了信任和安全。做到放而不亂、活而有序,必須在創新中發展,在規范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