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嚴格執行考勤制度、請銷假制度和工作日志全程紀實制度,定期對掛職干部出勤、學習、工作和遵守紀律等情況進行督查,通報發現問題,紀實督促整改;對掛職干部進行年度考核,向其派出單位提出考核等次意見。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提拔使用、晉升職級的重要依據,對任期期間表現優秀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給予批評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時調整和處理。
在基層一線,掛職干部當“主人”不當“客人”、當“干將”不當“看客”,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上,踴躍“趕考”,涌現出了一批成績斐然、群眾認可的優秀掛職干部,得到市縣提拔重用。僅年初以來,就有28名抓脫貧攻堅工作實績突出的縣區黨政副職被提拔到正縣職崗位,107名干部提拔重用到科級崗位,30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一次性選拔到市直部門和縣區黨政領導班子任職,20名市直部門科長選派到縣區黨政領導班子任職,樹立了好干部走向基層、好干部出自基層鮮明用人導向。
黨建龍頭引領群眾脫貧致富
啃硬骨頭、攻堅拔寨,黨員干部必須沖鋒在前。商洛市通過“十百千”工程的實施,讓干部下到脫貧攻堅一線,推動“五個五”黨建落實,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進一步筑牢了基層陣地,增強了各級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公仆意識,充實了脫貧一線的領導力量,打造了一支紅色脫貧攻堅生力軍。
“我們原來的工作也有些粗放,沒有關注到村上的一些弱勢群體,沒有深入實際了解各家各戶的貧困原因,想發展產業也不知道該怎么搞。”商洛市山陽縣南寬坪鎮銀廠村黨支部書記寧成森說,縣上得知情況后派來掛職干部,幫助村級兩委會選優培強了班子,幫助村民成立了白芨育苗專業合作社,提供無息貸款和免費場地、技術指導,使白芨的種植成本從每畝地5萬多元降低到5000元左右,在這里干活兒每個月還有1000多元的工資。這樣一算,村上最困難的老方兩口子肯定都能脫貧。
掛職干部立足崗位,對軟弱渙散的各級黨組織進行分析排查、定期研判,及時整頓、轉化提升,促進了黨組織作用的全面發揮,使基層黨組織全面提升、全面過硬。目前,已經對其中的313個后進村、社區黨組織進行了整頓,實現了基層黨組織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責問事。
“王書記來了之后,積極幫我聯系雞苗,從生產到銷售都找人來給我指導,回收渠道也幫我聯系好,市場銷路比以前更開闊,一下子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說起掛職干部王朝輝幫扶的事,商州區楊峪河鎮吳莊村村民張猛虎豎起了大拇指。
選項目、籌資金,抓產業、簽訂單,發展特色產業;制定搬遷規劃,選好址、蓋好房,實現挪窮窩、斬窮根;幫助貧困家庭孩子學文化、學技術,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幫助群眾發展生態經濟、創辦農家樂、出售土特產品,實現靠山吃山、依山致富……掛職干部身駐基層,心也融入到百姓之中,真正把駐地當家,變身為群眾脫貧攻堅的“主心骨”“領頭羊”。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1000多名掛職干部累計幫扶貧困村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園區103個、龍頭企業123個、專業合作社753個、產業大戶3387個,實施包扶項目1.24萬個,為貧困戶辦實事11.8萬件,帶動4.3萬貧困戶持續增收,實現16.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在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