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特約記者 李治軍)6月13日,總投資3100萬元、歷經2年建設的商南縣旭初牡丹籽油加工廠正式開機投產,標志著該縣油用牡丹從種植到加工,再到品牌化銷售,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真正邁入產業化發展軌道。
據了解,牡丹籽油由于含有α-亞麻酸、生物活性成份、20多種無機元素等,具有預防糖尿病、防治癌癥等10余種重要功效,被稱為“液體黃金”。近年來,油用牡丹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
2014年,商南縣啟動油用牡丹產業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商洛市旭初農林科技公司,按照“訂單”農業的思路,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加快種植基地建設。先后投資1230萬元在10個鎮辦種植油用牡丹3萬畝,覆蓋29個行政村,打造出十里坪鎮西坪村,趙川鎮老府灣村等10多處示范基地,還在城關街道辦瓜山村建設牡丹苗圃200畝。為促進發展,該縣與商洛市林業局簽訂了油用牡丹戰略合作協議,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訂了科技支撐協議。
今年,該縣結合脫貧攻堅研究出臺了“借苗還果”扶持政策,即由企業按成本價借給貧困戶3年生的苗木,并提供管護服務,栽植前2年,政府每年給予每畝地200元的管護補貼,第3年掛果后,由企業按協議價收購牡丹籽,并扣除苗木成本。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貧困戶種植油用牡丹。目前,已在17個貧困村新發展2000多畝,栽種苗木495萬株,涉及貧困戶733戶。
為實現產業化發展,該縣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積極謀劃實施牡丹籽油加工項目。去年3月啟動建設了年產2000噸牡丹籽油綜合加工廠項目,項目集原料處理、壓榨、精煉、灌裝于一體,采用全自動壓榨技術和亞臨界低溫萃取技術。截至今年5月底,新建廠房1.3萬平方米,辦公用房3254平方米,購置安裝了4條生產線等設備。
依托投產的牡丹籽油加工廠和“借苗還果”扶持政策,預計到2018年,商南縣油用牡丹將發展到10萬畝,農民人均牡丹產業收入有望達到1500元,牡丹產業將成為貧困群眾脫貧的一項主導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