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李豫琦
在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個扎實”要求,奮力實現追趕超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省委出臺了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既是完善干部管理體系、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舉措,又是增強干部隊伍活力、激發創新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蓄力攢勁、劈波斬浪的重要保障,從而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追趕超越上奮勇前行、建功立業。
一、鼓勵激勵是基礎。習總書記指出:“要支持和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他們更好帶領群眾干事創業。”落實好干部鼓勵激勵機制,有利于進一步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全面激發干部活力,為敢擔當、有作為者鼓勁加油,切實把廣大干部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活力引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改革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這方面,近年來全市在移民搬遷、美麗鄉村建設、城市棚戶區改造等工作推進中,嘗試探索建立干部鼓勵激勵機制,取得了一定成效。當前,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我市的經濟發展也進入了結構調整、動能轉換、增速換擋的新常態,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空前加劇,要讓干部職工始終保持昂揚的工作精神和飽滿的工作狀態,就必須發揮好鼓勵激勵的基礎性作用。一要建立干部鼓勵激勵長效工作機制,把鼓勵機制貫穿干部使用、工作推進、考核獎懲的全過程,讓干部職工的付出和貢獻及時得到組織的尊重和認可,匯聚正能量。二要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特別是要在紀律規定的框架內,綜合物質獎勵、精神鼓勵、成長激勵等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要合理把握鼓勵激勵的尺度,既要讓鼓勵激勵成為干部職工推動工作的內生動力,又不能成為干事創業的唯一追求。
二、容錯糾錯是保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容錯糾錯機制讓敢闖、敢干者吃了一顆“定心丸”,解決了“為官有為”的后顧之憂。一方面深化改革離不開大膽探索,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探索實踐中出現差錯的風險加大,寬容干部失誤對鼓勵干部擔當有為非常重要。習總書記指出:“搞改革,現有的工作格局和體制運行不可能一點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穩、沒有任何風險。只要經過了論證和充分評估,只要是符合實際必須做的,該干的還是要大膽干。”要干,就要有不怕冒風險的擔當。容錯糾錯機制就是要鼓勵和支持干部“敢破敢立、敢闖敢試”,以化解目前深化改革中存在的思想顧慮、制度障礙、機制缺陷和利益藩籬等。另一方面,項目建設需要敢干敢擔當。當前,各類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征地拆遷、違建打擊、環境保障等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容錯糾錯機制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勇于擔當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膽履職,敢于擔當,形成合力,切實為改革發展和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一要堅持“敢擔當、敢作為”的基本原則,盡快出臺我市容錯糾錯實施細則,鼓勵干部在棚改房屋征收、違法建設拆除等難點、焦點工作中大膽創新、勇于作為,在干和創中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創造業績。二要全面落實容錯糾錯相關制度,全面營造干事創業、容錯糾錯的工作環境。特別要結合當前實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僵尸企業”處置和重大項目建設等急難繁重工作上包容干部、保護干部,切實解決動輒得咎的問題,讓干部放下包袱“敢干事、不怕干事”。三要劃定是非紅線,全面體現制度剛性。要把握好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寬嚴有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給亂作為“開側門”,不給胡作為提供“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