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柳陽)為確保60個重點村和2.66萬貧困人口今年實現脫貧目標,山陽縣把開展“兩學一做”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起來,科學謀劃,創新黨建扶貧模式,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促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扶貧攻堅實踐中開花結果。
山陽縣堅持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干部,把黨員干部培訓成致富帶頭人,以黨員創業帶富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縣上全面落實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系列扶持辦法,引導全縣農村黨員積極發展致富產業,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引領、合作社帶動,全面實施“五個百千萬億”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工程,讓黨員帶動促生產性增收,突出產業先行、產村相融,壯大茶葉、核桃、中藥材及生態養殖等主導產業,積極拓展生態旅游和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山陽縣廣泛開展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農村群眾、先富黨員幫助困難黨員群眾,引導黨員群眾形成脫貧致富共同體。縣上堅持市場經濟理念,積極推動農村綜合改革等基礎性工作,盤活各類資源,通過利益調動、組織發動、教育引導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村黨員和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發展以黨支部引領的集體經濟,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同時,積極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通過培育壯大縣域企業、招商引資、自建平臺、黨員創業等形式發展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撐產業基地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讓貧困戶獲得土地租金、二次分紅和務工收入,有效地解決貧困戶增收致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