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陳發春)“又接到一個訂單。”正在接受采訪的商南天元新能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德朝接到企業打電話預約生產訂單,顯得十分興奮。今年以來,隨著該公司汽車高強輕質座椅、扶手和尾氣排氣管項目的投產達效,由于產品質量在業界口碑較好,來自二汽、陜汽、宇通等大型汽車制造商的訂單源源不斷,有時白天生產不過來,便啟動“白+黑”生產模式。
在商丹園區,記者看到市三佳塑膠有限公司的塑鋼型材、管材生產線也同樣是滿負荷生產,“我們的產品由于質量過硬,現在也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生產,供不應求。目前正在進一步擴大產能,二期廠房已經建設到位。”公司總經理宋宏毅對目前企業運營情況十分滿意,他說:“今年情況遠遠好于去年。”
三佳塑膠公司和天元新能源設備制造公司有著共同特點,即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市為擺脫“一礦獨大”局面,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制造及配套、生物醫藥、電子加工、節能環保等技術含量較高、市場需求旺盛的產業。
雖然正值酷暑季節,在商南、山陽、鎮安、丹鳳等縣的工業園區,記者看到很多類似的新興產業企業仍在加班加點生產,商南縣的電子加工和食品加工企業甚至在趕著為國外的訂單交貨。盡管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我市多數礦業類企業舉步維艱,但上述景象進一步印證了上半年我市新興產業在新常態下逆勢上揚的態勢。
商洛礦產資源富集,礦業經濟曾經“一枝獨秀”。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特別礦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礦業經濟已經連續多年萎縮,對我市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為了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委、市政府緊盯產業發展“痛點”,搶抓國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機遇,及時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作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首要任務,每年都將破解“一礦獨大”局面、發展新興產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在編制《商洛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時,市委、市政府還明確提出了“限制礦產初級產品規模,支持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發展”戰略部署。市發改委、工信局等部門及時調整產業項目支持方向,整合相關資金連續多年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根據市發改委提供數據,僅陜南循環和一縣一業項目資金近3年累計支持產業項目150多個、資金3億元,全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沒有一個礦產開發和礦產初級加工項目。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市相關部門也加大新興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先后引進躍迪新能源電動汽車、泰科泵閥高壓閥門、恒大包裝、必康新醫藥綜合體等諸多重大新興產業項目,為提升我市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夯實了基礎。
一系列決策在今年上半年見到了效應。據統計,上半年我市工業增加值實現462.44億元,增速14%,位居全省第三。黃金產值出現負增長,作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現代材料受累于礦產采掘業影響,其產值增速已經不及現代醫藥和綠色產值增速的三分之一。相反新興產業產值增速攀升較快,電子制造類產業產值增速達到76%,綠色食品和醫藥制造業均在20%以上。這些高速增長的新興產業基本對沖了礦業下滑壓力,為我市上半年實現GDP增速9.5%作出了重大貢獻。
市發改委負責人從固定資產投資角度分析認為,我市新興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正在提速,表明新興產業發展基礎正在加固,預計我市新興產業未來幾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統計顯示,上半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中,除黑色金屬采礦業投資比同期增長9.9%外,其余有色金屬、非金屬采礦業均為負增長,表明在短期礦業投資頹勢很難扭轉。而綠色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加工制造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加快,其中食品制造業增速達到125%,醫藥制造業增速45%,電子信息產業增長21.4%,金屬制品業增長36%,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51%。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強勁的投資動力將為未來新興產業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而“一礦獨大”的局面也將被逐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