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汪锳)8月16日,陜西省政府第十三次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四個省級高新區,其中我市首個省級高新區正式獲批準,省級高新區有利于商洛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和水平,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此外,還將享受到國家和省上高新技術產業相關扶持政策。
據悉,商洛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商洛市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簡稱商丹園區)核心區,西起商州區劉灣街道辦事處任塬村南秦河,東至張村鎮白楊店村后溝,南起滬陜高速南邊坡跟,北至312國道北邊坡垣。東西長14.5公里,南北平均寬1公里,控制面積14.5平方公里。
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商丹園區創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定位,對原有的產業進行修編完善,對原規劃發展的循環產業鏈重新進行了整合,初步形成了重點培育現代材料、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現代醫藥、綠色食品與現代服務業的產業發展格局。2015年6月完成了前期規劃,12月份獲得省科技廳組織的相關部門評審,經市政府上報省政府批復。
按照規劃,到2020年,高新區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累計將超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超300億元,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400億元,年科工貿總收入超500億元。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與西安、西咸新區相關聯、錯位發展的特色產業體系。在發展重點上,結合“一體兩翼”產業布局,遵循循環經濟特點及產業規律,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立足實際優化商洛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空間布局,形成“綜合服務區、科技研發區、中小企業創業區、產業聚集區”的新型多區域開發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