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邵鵬 劉婷)今年,我市農業系統以“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為主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農業農村經濟呈良好發展態勢。前三季度實現農業總產值87.5億元、農業增加值51.6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881元,同比分別增長3.6%、3.5%、9.3%。糧食豐收成定局,據市縣農情監測獲知,今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308.7萬畝,秋糧產量36萬噸,較上年增長2%,糧食總產62.3萬噸,較上年增長1.5%,屬豐年水平。
養殖效益盈利豐,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實施畜禽標準化創建,建設規模養殖場4254個、標準化示范場540個。截至9月底,全市生豬、牛、羊、禽出欄分別為211.88萬頭、6.38萬頭、37.02萬只、5862.5萬只。生豬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養殖形勢喜人,禽蛋價格逐漸回升,利潤提高。
特色產品產銷兩旺,養殖生態豬25萬頭、生態雞75萬只、生態羊4.5萬只,發展蔬菜40.6萬畝。栽培香菇1.3億袋,總產量14.5萬噸,實現產值8.7億元。新建茶園3.3萬畝,全市茶園面積達到43.8萬畝,較上年增長15.5%,生產茶葉4300噸,產值突破6億元。果園面積達到13.66萬畝,較上年增長9.1%,產量達到8.3萬噸,實現產值6億元。質量安全態勢平穩,新認定“三品”產地16個,開發無公害農產品132.8萬畝、綠色食品基地2.2萬畝。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順利通過農業部驗收。至9月底,累計抽檢樣品38355個,合格率99%,全市無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三產融合步伐加快,全市注重經營主體培育,培育職業農民965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23個,銷售收入93.87億元。鎮安縣達仁鎮象園村、洛南縣石門鎮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山陽縣漫川關鎮前店子村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1557家,其中休閑農家1495家,休閑觀光農莊(園)62家,成為推進產業脫貧和假日經濟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