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商州區蟒嶺流域,到處是一片火熱的施工場景,沿線12個貧困村村容村貌一天一個樣。當地政府按照“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產業特色鮮明、公共服務健全、鄉土文化繁榮、脫貧效果明顯”的要求,全力打造以蟒嶺綠道為載體,郊野型游覽走廊、生態觀光、美麗鄉村和配套產業相結合的蟒嶺區域扶貧綜合開發項目,沿線涉及建檔立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78個,總投資16980萬元,其中利用國開行貸款資金達9000萬元、政府自籌7980萬元。目前,該區域12個貧困村綜合整治類項目完成投資800萬元,交通類項目完成投資4900萬元,水利項目完成投資1200萬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類項目完成投資500萬元。
看著自己破舊的土坯房、泥巴院煥然一新,變成漂亮的新院落,地處蟒嶺深處的張河村貧困戶陳惠珍很激動:“國家這么好的政策,幫我們把村子修得這么漂亮,城里的人來了都很羨慕,村里老人都說是哪輩子積下的德才換得今天這福氣呢。”
近期,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項目在商洛的蟒嶺流域、西川流域等地快速落地,極大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的人居環境,提升了生活質量,貧困村處處煥發著新的生機和活力。僅蟒嶺沿線12個貧困村就有5000多人直接受益,帶動1000多貧困戶3500多人就業脫貧。
初冬的秦嶺,盡管寒風凜凜,但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在商洛山區卻熱浪滾滾。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第一批投放的35億元貸款,正在用于商洛貧困村村莊道路、安全飲水、溝渠治理、危房改造、環境治理、公共事業等項目建設,一批產業融合型、整村推進型、美麗鄉村型、特色村落型的美麗鄉村如雨后春筍在商洛各地涌現。整個70億元項目的全面實施,將直接惠及46萬貧困人口。
目前,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商洛模式”也得到了中省相關部門的關注和贊同,國家開發銀行已經在全國推廣商洛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