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漫步、可騎行、可乘船,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沒有川流不息的汽車,沒有嘈雜的聲音,有的只是久違的寧靜和古鎮特有的水鄉氣息,這就是丹鳳縣打造的棣花古鎮文化旅游項目給人們帶來的直觀感受。
在“兩翼”連接線上,按照“優美小鎮點綴”的思路,統籌陜南移民搬遷、保障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資源,重點開發建設區域內干道沿線的重點鎮,8個鎮累計完成投資20.8億元。商州沙河子省級重點示范鎮已完成投資11.5億元,重點鎮建設初具成效;大荊鎮依托荊河產業園,帶動效應日益顯現。丹鳳棣花鎮成功晉級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商鎮結合秦嶺飛行小鎮、陜南移民新區、老君棚戶區改造,統籌城鄉示范效應初步顯現。洛南古城鎮著力打造櫻花特色小鎮,發展旅游觀光農業,四皓、巡檢、石坡等鎮萬壽菊花海燦爛奪目,實現了農業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旅融合增活力
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的品牌,城市的特色取決于文化品位。近年來,我市堅持“特色文化彰顯”思路,大力推廣文化與城市建設融合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城市品位。設立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辦公室和文化旅游投資公司。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基本竣工,在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期間正式投入使用。商洛花鼓現代劇《帶燈》成功舉行全國巡演。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環秦嶺中國自行車賽,中心城市魅力不斷增強。集中以展示商洛人文歷史、民俗文化和地方飲食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游項目上上洛已累計完成投資1.65億元。商于古道文化景區被列為全省十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已累計完成投資39.73億元,商州段古藍關古道遺跡修復工程主體完工,丹鳳段棣花古鎮連續兩年舉辦了“商于古道棣花民俗文化體驗節”,龍駒古寨的龍駒山莊、商幫廣場、金山公園基本建成,商山古邑完成項目前期工作。洛南縣投資建設了倉頡園、倉頡大道,《倉頡傳說》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南靜板書》赴臺灣成功演出,達子梁遺址得到保護開發。(本報記者 汪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