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內涵式發展。以西商一體化發展為引領,按照“核心板塊支撐、產業長廊帶動、快速干道連接、優美小鎮點綴”的思路,全面提高中心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堅持“做強一體、提升兩翼”,加快洛南、丹鳳撤縣設區步伐,構建商丹、商洛城市干線路域經濟帶,基本建成丹江、洛河兩大產業長廊,促進人口和產業協同聚集。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和中心城市品位提升工程,抓好金鳳新城、商洛婦女兒童醫院、洛南城市森林公園、丹鳳環城北路等項目,策劃建設一批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及立體停車庫項目,健全城市供氣、供熱、供水、人防等公共配套設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深化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建立責權一致、重心下移、高效有序的管理體制,推動城市管理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
精心打造秦嶺特色小鎮。按照“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的模式,堅持靠近城區、靠近景(園)區,緊扣“規劃理念新、產業定位準、文化挖掘深、小鎮環境美”的總體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位打造,集中建設2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要素齊全的秦嶺特色小鎮,鞏固提升各類重點鎮、文化旅游名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力爭5個以上進入省級特色小鎮,3個以上進入國家級特色小鎮。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山陽撤縣改市,支持其他各縣發揮優勢建設精品縣城,加速科技、人才、資金等要素聚集,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不斷完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積極爭取中省項目資金支持,強力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圍繞互聯互通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高速公路為龍頭,以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推動山柞高速、西武高鐵建成通車,力促西渝高鐵、榆商高速開工建設。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鎮安抽水蓄能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氣化商洛”等項目,確保商洛電廠建成運營。堅持防水與蓄水并重,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規劃建設一批重點水源、水利項目,全面提高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有力支撐。要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著力構建生態經濟發達、資源高效利用、環境舒適宜居、制度健全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
加快綠色循環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拓展10大循環產業鏈,加快綠色礦山建設,推進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循環化改造,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和綜合利用項目,加快農林廢棄物、建筑垃圾、工業廢料資源化利用。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嚴把項目建設環保準入關口,實施工業污染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推廣高效節能和清潔生產技術,提高太陽能、地熱能應用比重,加強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完成節能減碳減排任務。
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進一步完善空間開發布局。扎實推進生態建養,加強秦嶺生態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實施好“治污碧水、降塵護藍、生態修復、農村清潔”四大工程,啟動新一輪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做美水景觀、優化水生態、保障水安全,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上。全面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四城”聯創,積極開展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植樹造林,繼續抓好城周綠化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廣綠色建筑,保持商洛“環境美、人宜居”的獨特魅力。
倡導綠色文明新風。認真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環境保護責任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生態建設利益導向、考核評價、監督管理機制。制定完善資源利用政策,編制全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落實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開展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