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一批”見成效
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搬遷貧困戶2.11萬戶7.7萬人,其中10682戶主體完工,9785戶已達到入住條件。著力強化教育支持脫貧,投入各類教育資助資金4.5億元,救助各類貧困學生48.18萬人次,建設貧困鎮村幼兒園11所,實施農村“全面改薄”項目58個,為貧困鎮村招聘教師312名,交流輪崗教師198名。積極創新落實生態補償政策,兌現生態效益補償金2413.8萬元,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7668.7萬元,聘用貧困戶生態護林員3099人。扎實落實社會保障兜底,共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6843萬元,醫療救助資金7992.27萬元,臨時救助資金2455.87萬元,實施農村低保4.02萬戶10.3萬人、農村特困人員供養1.77萬人、醫療救助4.94萬人次、臨時救助1.05萬人次。
金融扶貧有創新
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創新,全面實行扶貧貸款擔保金模式,按不超過1:10的比例擴大貸款投放,為貧困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扶貧貼息貸款。開展互助資金擔保試點,探索“銀行批發、協會零售”的金融機構和互助資金協會合作放貸新模式,有效破解產業扶貧資金短缺矛盾。共建立扶貧貸款儲備金2.4億元,撬動金融信貸資金22億元,滾動投放扶貧互助資金4790萬元。與省國開行簽訂了《建檔立卡貧困村社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合作協議》,融資70億元支持7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農村道路、安全飲水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已落實貸款資金計劃35億元,目前到位資金15.9億。我市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肯定,在我市召開了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現場會。圍繞化解產業發展風險,與中國人保公司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后顧之憂。
駐村幫扶全覆蓋
堅持脫貧攻堅駐村入戶幫扶工作常態化機制,按照“四個全覆蓋”的原則,即向全市98個鎮辦、701個貧困村派駐脫貧攻堅工作隊全覆蓋,市級領導帶隊包村脫貧全覆蓋,市縣區部門、單位參與精準脫貧全覆蓋,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建檔立卡全覆蓋,在全市開展了脫貧攻堅駐村入戶扶貧工作,集中組織市縣區1010個部門單位,抽調市縣鎮3300多名機關干部,組成1010個脫貧攻堅工作隊,自帶被褥、自備鍋灶,駐村入戶宣講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脫貧攻堅政策,開展結對幫扶,做到群眾不脫貧、部門不脫責、干部不脫鉤。全市共組織1010個市縣區部門單位、3.21萬名干部包扶貧困村701個、貧困戶16萬戶,投入幫扶資金4.6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6552個,為貧困戶辦實事10.43萬件。
對象管理精細化
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商洛市精準脫貧建檔立卡核查工作實施方案》等,扎實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核查工作,逐村逐戶完善基礎數據,健全信息臺賬。共識別貧困人口16.12萬戶49.03萬人,其中一般貧困戶10.8萬戶37.15萬人,低保貧困戶3.78萬戶10.26萬人,五保貧困戶1.54萬戶1.62萬人;五類特殊貧困人口14.86萬人。建設了以“精準現狀、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效果、精準評估”五大板塊為主要內容,覆蓋7個縣區、98個鎮辦、701個貧困村的市縣鎮村四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動態管理的脫貧信息平臺,實現了“掛圖作戰、按圖銷號”。7縣區脫貧信息平臺已陸續建成并運行
強化督查促落實
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著力加大工作督查考核力度。針對基層干部存在的“浮躁、虛假、懶惰、扯皮”問題,在全市開展了“抓黨建轉作風促脫貧”專項整治活動,充分發揮黨建領航作用,促進基層干部作風轉變,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實行集中督查與明察暗訪相結合,每月組織市紀委、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組織部、市扶貧局等部門,采取不打招呼、隨機抽查、進村暗訪的辦法,對縣區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各項脫貧措施推進、產業脫貧精準到戶、工作隊駐村入戶幫扶、鎮村脫貧攻堅履職等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及時通報督查結果,督促抓好問題整改,力促脫貧攻堅落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