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中央企業法制工作會議上,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隨著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改革必然帶來利益關系的調整和法律關系的重構,因此,改革越是艱難,越要依法合規。
今年是中央企業法制工作第三個三年目標的收官之年。9年之前,國資委明確提出了中央企業法制工作3個三年目標,即:第一個三年要“建立機制”,第二個三年要“發揮作用”,第三個三年要“完善提高”。過去9年中,通過連續實施3個三年目標,中央企業“開創了企業法治工作的全新大格局”。
據悉,截至2014年9月底,中央企業全系統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戶數達到2584家。集團和重要子企業總法律顧問專職率接近80%。中央企業全系統法律顧問隊伍超過兩萬人,其中持證上崗率達到83%。中央企業集團及重要子企業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要決策三項法律審核率分別達到99.98%、99.68%和99.6%,企業因自身違法違規引發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明顯減少。
成績的取得固然不易,形勢的要求或更為緊迫。隨著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國資委也提出了全面推進法治央企建設的要求。
黃淑和說,我國市場經濟立法進程將不斷加快,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加大,公正司法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得到有效保障,全民法治觀念進一步增強,“所有這些,都將為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同時也對中央企業平等適用法律、公平參與競爭、依法合規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
同時,近十幾年來,中央企業經過跨越式發展,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國內外大企業經驗教訓表明,企業越大,其經營發展就越依賴法治。未來一個時期,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任務很重,提質增效和保增長的壓力也不小。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以及融資成本偏高等不利因素,中央企業平衡短期增長與長期發展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中央企業還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內外部法律挑戰。從國內市場監管看,有關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的統一規范更加嚴格;從國際經貿規則看,對國有企業的特殊約束將逐步加大。
另外,黃淑和還強調,當前,中央企業主營業務伴生的傳統風險依然很多,重組整合遇到的風險問題錯綜復雜,國際化經營中的境外風險更加凸顯,社會各界對央企廣泛關注期待的輿情風險交織呈現。可以說,各種風險“警報聲”不絕于耳,中央企業對風險防范的需求比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迫切。然而,當前中央企業一些領導干部運用法治化解風險的能力仍然不強,對法制工作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將央企法治建設全面提升到法治央企建設,這既是企業應對法律風險挑戰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企業法治建設進程中要實現的一次新飛躍。
那么,何謂法治央企?
他解釋說,首先,法治央企是依法治理的企業法人。要使法治成為企業各級領導干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價值觀。企業治理結構要依法構造,各治理主體要按規履職。企業規章制度體系要健全完備,制度執行要嚴格有效。
其次,法治央企是誠信守法的經營實體。要帶頭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堅決杜絕違法牟利現象,為全民守法作出表率。要崇尚契約精神和誠信精神,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確保法律審核全面到位,企業經營發展的法律支撐和保障堅強有力。
此外,法治央企是公平競爭的市場主體。要在遵守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自主平等、規范有序的市場行為,引領帶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營造法治化的市場環境。要重視倡導公平正義,自覺維護市場秩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要進一步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意識,熟練掌握國際規則和東道國主要法律,逐步取得有關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為全面推進法制央企建設,黃淑和明確提出中央企業法治工作未來5年(2015~2019年)的總體目標:力爭再通過5年努力,進一步深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法律顧問制度和法律工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合規管理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中央企業以總法律顧問為核心的法律顧問隊伍全面實現專職化,法律人員配備比例接近國際同行業標準,全部中央企業法制工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三分之一以上企業力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努力為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做強做優提供更加堅實的法律支撐和保障。記者 董偉 實習生 段楠
- 相關閱讀
-
上海結合實際完善新《安全生產法》各項配套制度
上海市安委會辦公室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學習宣傳新《安全生產法》,并抓緊完善新《安全生產法》的各項配套制度。...
-
新《安全生產法》今起實施 八大亮點念緊“緊箍咒”
首先,新法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
長江經濟帶通關 實現“12關如1關”
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從今天起實現流域全覆蓋。...
-
2014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話傳承心得 謀長青之道
2014年11月30日,北京——“2014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在北京順利舉行。...
-
酒企寒冬瀘酒未冷 新興產業在趕超
全國醫藥大鱷山東步長制藥近日正式“落子”瀘州,在高新區醫藥產業園設立生物制藥及新藥產業化基地。科瑞德制藥、西南健康產業園、阿斯特醫療器械、杏林醫藥……瀘州在醫藥行業上的招商引資頻頻出大動作,預計到2020年,瀘州醫藥產業園年收入可達300億元以上。...
-
海口香港今起加密航班 每周七班增至每周十一班
(記者 王辛莉)12月1日起,海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加密海口-香港往返航線,將原來每天一班每周七班增至每周十一班,以適應今冬明春瓊港兩地旅游需要。...
-
臺企普遍預計明年LED照明市場將增30%
據外媒報道,臺灣供應鏈企業預計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產出總值將增長30%,發貨量翻番將抵消價格下跌30%-35%帶來的負面影響。...
-
60年前10萬存單只值12.9元 "古董存折"兌現不如收藏
一則關于“60年前10萬存單只能兌換12.9元”的新聞引起了網友熱議。...
-
美國“黑色星期五”火熱 網購占比增速有增無減
美國消費者在11月28日的“黑色星期五”展示出了驚人的購買力,今年購物季的火熱程度超出市場先前預期。...
-
低油價時代 各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目前看來,零售、航空和汽車等板塊因近期的油價崩跌而受到激勵,而包括頁巖油氣勘探、糧食期貨交易等替代能源板塊相關行業則遭遇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