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境外機構布局的加快,五大行積極拓寬境外業務發展領域,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一方面,堅持服務于中國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完善全球服務網絡,使境外機構布局與我國貿易投資格局更加匹配;另一方面,堅持本土化發展方向,積極參與所在國經濟建設,服務好中國與所在國貿易及投資往來,實現自身發展的本土化、主流化。
2014年12月1日,隨著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的啟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上新臺階。五大行成為多個幣種直接交易的做市商,意味著海外業務的拓展不斷走向深入,全球化推進的節奏進一步提速。
今年以來,隨著海外人民幣清算行的不斷獲批和人民幣與多國貨幣直接交易的陸續啟動,五大行海外業務發展強勁,本地化進程明顯加快,經營特色也逐漸凸顯。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內金融改革的深入,五大行綜合化、全球化經營程度顯著提高,境內外聯動的平臺優勢逐步顯現,跨境人民幣業務正成為五大行國際化的新名片。
境外戰略:本地化+差異化
今年以來,隨著境外機構布局的加快,五大行積極拓寬境外業務發展領域,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一方面,堅持服務于中國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完善全球服務網絡,使境外機構布局與我國貿易投資格局更加匹配;另一方面,堅持本土化發展方向,積極參與所在國經濟建設,服務好中國與所在國貿易及投資往來,實現自身發展的本土化、主流化。
在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五大行根據經濟結構調整的走勢和方向,不斷加大“走出去”產品線的縱深推進力度,努力實現支持“走出去”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有效對接,形成了與國外銀行注重傳統本地業務相對比的差異化經營定位。據了解,截至2014年6月末,工行為“走出去”項目提供的融資支持已達220億美元,幫助國內企業走向全球五大洲的46個國家,涵蓋電力、電信、交通、建筑、油氣、煤炭、金屬礦產、新能源、制造業等數十個“走出去”行業。
與此同時,境內外聯動成為今年以來五大行全球化運營的新特色。工行積極推動境外資產管理平臺建設,通過發揮集團內外聯動優勢,提升資產管理產品線的全球服務能力。中行則通過強化總分行、海內外、部門間的穿透合作,增強集團聯動協同,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流程、全方位跨境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交行依托國際化、綜合化的“雙化聯動”,整合境內外銀行機構、子公司資源,重點支持了汽車、航空、重工等行業客戶的跨境經營。
隨著海外機構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境外拓展重點也由填補空白市場轉移到推動境外機構本土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上。以工行為例,該行積極構建本地化的電子銀行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已在境外的40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涵蓋13種語言,搭建起了電子銀行的境外服務網絡。
綜合化經營凸顯平臺優勢
一直以來,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以服務“走出去”企業為基本策略,著力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擴大人民幣境外影響力,形成企業“走出去”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雙向循環。
但隨著“走出去”企業對銀行服務的需求從存款、貸款、結算等傳統服務向多元化、綜合化延伸,衍生出了巨大的公司金融、投行服務和金融中介的需求。因而,強化商業銀行與多元化平臺的聯動,建立以綜合化金融安排為核心的經營模式,提升境外業務競爭力和海外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我國銀行業融入國際化的最優選擇。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以來,五大行在境外綜合化金融服務上的能力不斷提高。
工行運用“商行+投行”的理念,綜合運用傳統融資產品與財務顧問、債券承銷、理財投資等新型服務,利用跨市場的業務平臺發展跨境并購貸款,支持了五礦公司收購秘魯銅礦、中海油公司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三峽公司收購葡萄牙電力等一系列中國企業在境外的重大并購項目,幫助“走出去”企業實現產業鏈調整和技術升級。此外,工行的全牌照運營也穩步推進,據了解,工行已在美國擁有了紐約分行、工銀美國、工銀金融三家機構,持有商業銀行批發、零售業務和券商牌照,綜合化服務能力大大增強。
中行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行,通過與集團附屬公司中銀國際、中銀證券等子公司的合作,對跨國公司的大宗商品期貨類業務實現封閉式鏈條管理,給企業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的同時實現了風險的全流程監控。
交行在進一步推進跨境貿易結算與融資等傳統聯動業務基礎上,發揮旗下交銀租賃、交銀國信以及交銀施羅德等子公司的優勢,拓展海外股權及債權融資、全球資金流動及資產負債配置、海外投資與并購支持、海外及跨境業務咨詢等新興跨境金融服務。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交行共辦理聯動業務421.49億美元,同比增長8.41%。
突出業務重點打造海外中心
圍繞跨境人民幣、全球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等重點業務,五大行不斷強化重點產品線向海外的延伸,力求打造一批海外業務中心。
今年以來,跨境人民幣業務成為五大行國際化發展的新亮點。五大行致力于將人民幣業務優勢從境內延展至境外,不斷提升全球金融服務能力,目前已經形成了渠道多樣、產品豐富、運營高效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經營平臺。與此同時,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的不斷設立,促進了海外市場人民幣資金池的積累,有助于降低人民幣資金交易成本,為客戶多元化的人民幣投融資創造了便利和機會。
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工行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的年平均增速超過200%。今年前三季度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累計近2.8萬億元,同比增幅超過80%。交行打造的跨境人民幣金融產品“融元通”,為不同類型客戶提供全方位一攬子跨境及海外人民幣產品。截至9月末,境內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3529.43億元,同比增長16.57%;境外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3271.72億元,同比增長46.66%。
五大行全力拓展的全球現金管理業務,幫助國內跨國企業降低財務管理成本、防范資金運作風險和提高資金運作效益,較好地滿足了企業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在做好企業跨境現金管理服務的同時,境外本土化現金管理服務能力也獲得了快速提升。截至2014年6月末,工行的全球現金管理服務區域已延伸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現金管理簽約客戶超過4000戶。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