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達7萬億美元的市場中,交易員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他們必須為與美國通脹掛鉤的證券定價,卻沒有任何消費者價格(CPI)數據可用。美國政府自本月初開始停擺,這一數據空白可能會持續延長,尤其是在白宮表示美國或許不會發布10月通脹數據之后。這促使投資者開始啟用數十年前嵌入通脹掛鉤債券及衍生品法律文件中的“備用機制”,這些未經實際檢驗的機制如今成了替代方案。
這些應急計劃原本針對的是“尾部風險”(小概率高影響風險),且直到近期,考慮到美國經濟數據的系統性重要性,這種風險都難以想象。美國的消費者價格漲幅已嵌入各類金融合約,每月數據發布都會震動全球市場,并影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
更復雜的是,并非所有通脹掛鉤證券都采用相同的備用機制。規模2萬億美元的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所使用的計算方法,與5萬億美元通脹互換市場的方法存在差異——后者是投資者和企業用于對沖物價上漲風險的工具。
這種差異已導致一只2025年1月到期的TIPS表現走強,因為市場預期其可能帶來更高收益。政府停擺持續時間越長,這個“投資者用于對沖通脹、政策制定者用于衡量通脹預期”的市場,所受的扭曲就會越嚴重。
巴克萊銀行美國通脹策略主管喬恩·希爾表示:“備用機制的差異可能會引發極具看點的偏離。隨著停擺持續,這無疑是通脹市場需要關注的領域,也為可能出現的相對價值機會提供了例證。”
TIPS的備用計算方法由美國財政部規定。若10月CPI數據缺失,財政部將基于“最新可得的12個月CPI變化”(即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間的數據)公布一個合成數值。
對于零息通脹互換,標準合約采用國際互換與衍生品協會(ISDA)的文件規定。若該衍生品未與特定債券掛鉤,ISDA的備用計算方法將以2024年10月的CPI數據為基礎,再疊加2025年9月的同比漲幅得出結果。
當前的美國政府停擺已成為該國歷史上持續時間第二長的停擺事件,由于投資者仍在“盲目操作”,停擺正威脅著加劇上述市場扭曲。盡管美國勞工統計局曾被特例允許召回部分員工編制9月CPI報告,但所有現行數據收集工作已暫停,這不僅打亂了10月數據的發布計劃,后續數據也可能受影響。
啟用備用機制對TIPS定于2025年1月支付的利息和本金有著特殊影響。根據財政部規定,投資者在每年1月15日獲得的收益,需通過10月和11月的CPI數值插值計算得出。
不過,測算顯示,基于不同的計算方法,最終結果會存在差異。以10月數據為例,TIPS備用機制得出的指數讀數為325.604,高于通脹互換備用機制的325.174;若11月數據同樣缺失,兩者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TIPS讀數為326.411,通脹互換則為324.998。
巴克萊銀行的測算顯示,若10月和11月CPI數據均缺失,2025年1月到期的TIPS年化盈虧平衡率將達3.15%,而同期通脹互換的這一比率僅為1.76%。
希爾指出:“TIPS的盈虧平衡率與同期CPI互換之間,出現了巨大差距。”
摩根大通公司由杰伊·巴里牽頭的策略團隊表示,考慮到10月可能啟用備用機制,這只1月到期的TIPS已相對走強;若11月CPI數據同樣大概率無法發布,其走強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延續。
該團隊稱:“若停擺再延長幾周(這種可能性似乎正不斷上升),這類證券可能會進一步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