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十數據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于北京時間周四凌晨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00%區間。這場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恰逢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29天,關鍵經濟數據的缺失使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缺乏堅實依據,圍繞就業市場韌性的擔憂與通脹數據的有限指引共同主導了此次降息決策的走向。
路透社調查顯示,受訪經濟學家幾乎一致預測美聯儲將實施此次降息。然而,這一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政策慣性,而非美聯儲官員常強調的“數據驅動”原則。
由于政府停擺,勞工統計局未能發布9月非農就業報告——這一數據對評估特朗普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背景下的就業市場活力與勞動力供給變化至關重要。截至8月(政府10月1日停擺前發布的最后一份就業報告),美國失業率已從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1月的4.0%緩慢攀升至4.3%,同時招聘節奏大幅放緩,外籍求職者數量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失業率的進一步飆升。
盡管美聯儲官員認為當前勞動力市場供需仍基本平衡,但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讓他們警惕企業可能進一步削減招聘或實施裁員。亞馬遜近期宣布的裁員計劃以及各州失業救濟申請人數的上升,均凸顯了這一風險。目前,各州就業機構仍在持續收集和發布每周失業救濟申請數據,成為衡量勞動力市場健康狀況的少數可用指標之一。
通脹數據方面,上周在白宮指令下發布的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顯示,物價漲幅低于預期。受住房通脹疲軟的抵消作用,汽油價格上漲及關稅影響下進口商品成本上升并未推動通脹大幅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因涉及社會保障福利調整計算而成為政府停擺期間唯一獲準發布的官方通脹數據,白宮已明確表示,10月CPI報告因數據收集工作停滯可能無法按時發布,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渣打銀行北美宏觀策略主管史蒂文·英格蘭德(Steven Englander)指出,通脹數據相對積極與就業市場持續承壓的組合,意味著自9月美聯儲暗示可能在10月和12月會議上各降息25基點以來,“政策立場調整缺乏足夠依據”。
此次會議的政策聲明與利率決議將于周四2點發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半小時后召開新聞發布會。由于美聯儲此次不會更新經濟預測,鮑威爾的表態將成為市場解讀經濟前景與政策路徑的核心依據。
政策分歧與“縮表”爭議凸顯
金融市場將重點關注美聯儲官員在利率決議與政策聲明中的反對聲音,以及是否會同步宣布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
英格蘭德預測,正在白宮休職擔任經濟顧問的美聯儲理事米蘭可能連續第二次投反對票,主張更大幅度的50基點降息;而部分擔憂通脹走勢的官員可能傾向于維持現有利率水平。
此外,負責監管事務的美聯儲副主席鮑曼因主張最小化央行在金融市場的干預,可能反對在當前約6.6萬億美元資產持有規模下停止縮表。
這些分歧與鮑威爾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均受制于官方數據的發布困境。隨著政府停擺持續,10月非農就業報告、三季度GDP等關鍵數據均已延遲發布。即便政府近期達成協議重啟運作,美聯儲在12月年度最后一次會議前也僅有約六周時間等待補報數據。
“數據迷霧”中政策走向存疑
盡管美聯儲官員表示可通過企業高管本地調查等方式填補部分數據空白,但通脹官方統計的不可替代性仍導致政策制定存在關鍵缺口,而GDP、消費支出等數據的延遲發布,也使得經濟活動穩健與招聘放緩之間的矛盾難以厘清——官員此前認為這種二分局面或將很快向“增長持續、招聘回暖”或“全面放緩”任一方向演進,但當前數據缺失使這一轉折點更難預判。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瑞安·斯威特(Ryan Sweet)指出:“政府停擺讓美聯儲對勞動力市場狀況一頭霧水,這促使其傾向于再次降息,而非冒險滯后行動導致未來需更大幅度寬松。”
他強調,停擺持續時間越長,官員對次級數據源的依賴度就越高,政策決策的主觀性也會隨之增強。近期商業與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樂觀情緒開始下滑,這一趨勢可能進一步影響政策判斷。斯威特預測:“主觀性將繼續影響12月政策決策,政府停擺持續越久,再次降息的概率就越高。”
此次降息決策不僅是對當前經濟壓力的回應,更凸顯了政治僵局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意外沖擊。在數據缺失的“迷霧”中,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表態與官員反對票數將成為市場判斷美聯儲未來政策路徑的關鍵線索。
編輯:馬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