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關于做好<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25)>發布使用有關事項的通知》答記者問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印發了《關于做好<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25)>發布使用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通知》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生命表是保險產品定價、準備金評估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基礎工具,基于被保險人歷史保單數據編制而成,提供分業務、分年齡、分性別死亡率,反映保險人群的生存和死亡概率分布規律。
1996年,我國第一套生命表發布,之后,為及時反映我國人口結構和死亡率變化趨勢,人身保險業每10年編制完善一次生命表,分別于2005年和2016年發布第二套和第三套生命表。2025年,精算師協會編制了第四套生命表,此次編制采集了行業近10年全量保單數據,數據樣本量全球保險市場第一。經過多輪測算論證,第四套生命表能夠客觀科學反映行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保險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數據成熟可靠。為推動行業規范使用生命表,更好發揮精算在風險保障與風險計量等方面的關鍵作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金融監管總局制定了《通知》。
二、《通知》主要內容有哪些?
《通知》共九條,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規范人身保險產品費率厘定對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的責任特征,按照審慎性原則確定死亡發生率。二是規范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對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險公司按照精算規定評估法定責任準備金的最低標準時,審慎判斷產品主要責任,選擇適用的發生率表類型。三是規范分紅保險紅利分配對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險公司確保紅利計算的公平性,保護保單持有人合法權益。四是強化保險公司精算工作的主體責任。要求保險公司切實發揮精算在風險保障與風險計量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建立健全產品精算管理的內部決策機制,建立可檢視、可計量的回溯機制。五是積極發揮精算師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持續做好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研究編制工作,健全精算師職業道德評價及管理機制,督促精算師持續提升專業性、獨立性和職業道德。
三、《通知》的出臺對市場有什么影響?
第四套生命表反映的人群風險變化特征,有助于保險公司科學精準設定保險保障責任,提供更加豐富多樣、質優價穩的保險產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和財富管理需要。《通知》對人身保險業科學規范使用第四套生命表提出了具體要求,有助于行業持續提升產品定價精準性、科學性,強化風險防控前瞻性、有效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通知》印發后,還有哪些工作安排?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督促行業落實《通知》要求,持續做好生命表的應用和檢視工作,不斷增強數據治理能力,提升保險保障水平。二是嚴格生命表等各類精算參數監管,強化精算工作人員責任,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引導行業科學運用生命表等基礎工具,發揮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