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王先生(化名)家里發生驚險一幕:8個月的女兒睡夢中差點窒息,被送入ICU搶救!監控中,嬰兒半夜翻身成俯臥姿勢,持續趴了2個小時,期間多次哭喊求救,而身旁的月嫂睡得太熟,毫無察覺。直到血氧監測儀報警才發現。
王先生稱,嬰兒送醫后確診重癥肺炎,住院治療一個多月才脫離生命危險,醫藥費高達12萬!由于嬰兒天生肺不太好,家里特意花5萬多找“專業機構”護理。然而月嫂不僅不負責任,一直在玩手機,還用力拍打嬰兒的胸口引發哭鬧不止,甚至被看到要扇嬰兒的耳光。
看著女兒插滿管子的臉,王先生心痛不已。事發后,他向機構提出退還剩余4萬元護理費,并賠償12萬元醫藥費,卻遭到斷然拒絕。機構負責人至今未承認過錯,還明確表示,不會給他任何賠償。
近年來,家政育兒服務領域的“專業失范”與“安全隱患”已成為新的投訴焦點,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上,類似的“揪心”案例頻頻上演。
黑貓投訴平臺消費者投訴截圖黑貓投訴平臺消費者投訴截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消費者投訴其于9月25日通過美團平臺預訂“月悅到家”月嫂服務。月嫂于9月26日中午上戶后,當天下午即被發現在照看孩子時自行熟睡且打呼聲音巨大,當晚更出現操作不當:直接用自來水龍頭沖洗新生兒,并在未及時穿衣的情況下將嬰兒抱入空調房。月嫂喂奶后,出生僅7天、平日每兩小時必醒的嬰兒出現異?;杷?,長達數小時無法喚醒,直至次日凌晨家人緊急送醫。月嫂離戶前,投訴人在其包內發現已使用兩顆的布洛芬等不明藥物。
投訴人遂將此事投訴至黑貓平臺,并上傳了包含服務時間線的詳細記錄、月嫂包內藥品照片、美團平臺訂單及退款協商截圖、以及與客服溝通的完整記錄,形成扎實的證據鏈,最終全額退款5000元。
一、選擇育兒服務,這三步篩查必不可少
1. 嚴審資質與口碑,做到“四查一面試”
查驗證書真實性:不僅要查看育嬰師、母嬰護理等資格證書,還應通過發證機構官網或官方小程序核實證書真偽,警惕“速成班”購買的假證。
查驗健康情況:要求機構提供三個月內的全面體檢報告,重點關注傳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打鼾相關)等可能影響護理質量的項目。
查驗背景清白:除無犯罪記錄證明外,可通過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等平臺核查服務人員是否存在債務糾紛等潛在風險。
查閱平臺口碑:在黑貓投訴、知乎、母嬰社區等平臺,以“機構名稱+投訴”、“月嫂+城市”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系統性查看歷史投訴內容與解決情況。
堅持現場面試:面試時重點考察溝通能力、應急知識(如嗆奶處理)、服務理念,并可設置具體場景(如“寶寶持續哭鬧怎么辦”)觀察其反應。
2. 合同明確責任條款,謹防“文字陷阱”
細化服務標準:在合同中明確每日工作流程(如喂養記錄、洗澡水溫測量)、休息時間安排、手機使用規范等,并約定禁止拍打、搖晃、服用非醫囑藥物等一切不當行為。
明確違約與解約條件:詳細列出立即解除合同且無需支付違約金的情形(如發現抽煙、喝酒、私自用藥、虐待傾向等),并約定服務人員失職造成的損失由機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拒絕模糊化賠償條款:避免接受“協商解決”等表述,應明確醫藥費、誤工費、精神損害賠償等的計算方式,并可約定若因服務方責任產生糾紛,消費者維權產生的律師費、訴訟費由機構承擔。
3. 全程啟用監督機制,構建“雙重保障”
監控部署無死角:在客廳、嬰兒房等公共區域安裝高清、帶錄音功能的監控,并書面告知服務人員監控范圍,既規范其行為,也為可能的糾紛留存“鐵證”。
建立每日日志制度:設計《嬰兒護理每日記錄表》,由家長與服務人員共同填寫喂養時間與量、睡眠時長、大小便情況、情緒狀態及異常事件,雙方簽字確認,做到責任到人、有據可查。
建立定期溝通機制:與機構約定每周進行一次正式溝通,反饋服務情況,并將日志作為溝通依據,讓問題在萌芽階段得以解決。
二、遭遇服務失職,四步鎖定證據依法追責
若發現服務人員失職甚至傷害嬰兒,請保持冷靜,立即按照以下步驟行動:
1. 第一步:黃金24小時緊急固證
影音證據優先:立即保存監控錄像原件(防止被覆蓋),對嬰兒異常狀態、服務人員不當行為、現場環境進行多角度拍照與錄像。
全面保存電子痕跡:導出并備份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支付憑證,特別是能證明服務時間、內容及溝通承諾的記錄。
尋求專業醫療證明:一旦懷疑嬰兒受到傷害,立即送醫檢查,并請醫生在病歷上詳細描述傷情或異常狀態,并與護理行為進行關聯性描述(如“疑似藥物導致昏睡”、“皮膚損傷與物理按壓有關”等),保留所有化驗單、診斷書、繳費票據。
2. 第二步:多方投訴,形成維權合力
黑貓投訴平臺首當其沖:整理時間線清晰、證據完整的投訴材料,在黑貓投訴平臺公開發布。利用輿論關注度,迫使機構從“消極回避”轉向“積極處理”。
行政投訴雙線并行:
向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機構“提供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服務”及“合同欺詐”。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12333)投訴機構在員工資質、勞動合同等方面存在的違規行為。果斷報警固定權威證據:若存在虐待、私自用藥等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立即撥打110報警。警方出具的《接報回執》、《詢問筆錄》將成為后續民事索賠中最有力的證據。
3. 第三步:民事索賠,主張懲罰性賠償
依據《民法典》第1191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梢婪ㄖ鲝堘t療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等。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若機構存在欺詐行為或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可主張“退一賠三”的懲罰性賠償。
4.第四步:刑事追責,追究行為人法律責任
若服務人員行為符合“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的立案標準(如經常以打罵、禁食等方式對幼兒實施虐待),可向公安機關提交全部證據,要求立案偵查,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