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春節前做活動,承諾“購物滿80元送十斤米”,但當消費者憑票領取大米時,卻被告知活動提前結束,無法兌現。近日,本報“3·15維權熱線”接到市民鄭先生的投訴,反映其在春節前的不公消費遭遇。
顧客反映>> 購物滿80元,沒領到大米
10日,年近70歲的市民鄭先生致電本報熱線,反映2014年12月18日,他在章丘大潤發超市購買了80多元錢的物品,到收銀臺結賬時,收銀員提醒,購物滿80元可以免費領取十斤大米,到指定的領取點領取糧票就可以兌換。
隨后,鄭先生在領取點領到了一張標注著“憑此票免費領取10斤大米”的“糧票”。領取點的工作人員告訴鄭先生,領大米的活動是大潤發超市和一家企業共同開展的,在大潤發消費,在該企業指定地點兌換大米。
“第二天上午我就去了兌換處,但是沒領到大米。”鄭先生說,去了以后才得知,糧票分時間段兌換大米,自己所拿的紅票是規定下午去拿大米的。之后,鄭先生又挑了一天下午前往,但又發現大米只發給規定時間內去的前20人。第三次到了今年2月中旬,鄭先生趕了個早,剛吃完午飯便騎車前往,結果發現兌換處貼出了一個大大的“告示”,標明兌換大米的糧票作廢了。
“糧票上明明寫了3月份才作廢,怎么他們2月份就提前作廢了?”鄭先生覺得很不值,自己大老遠跑了三趟,最后一次卻被對方“放鴿子”。“說我沒看清票上的標注也就罷了,可是你說好了給大米,卻自顧自地取消,那就不對了吧。”
記者調查>> 活動合作雙方說法不一
與大潤發合作的企業相關人員介紹,這個活動最初是他們策劃的,希望能夠通過活動增加客戶。在與大潤發方面洽談后,雙方達成了合作,大潤發同意在收銀處告知消費者購物滿額后可領取大米,他們則負責發放糧票和兌換大米。
大潤發售后服務的負責人高經理卻不同意這個說法,“我們兩方不是合作,大潤發只是給他們提供個地點,這個活動的開展跟我們沒關系。”高經理認為,鄭先生領不到大米,完全是另一方的責任,超市既不負責大米的準備,也不負責大米的發放。
而對于活動發放“糧票”的提前作廢,雙方也給出了不同的答復。超市合作企業方面表示,活動所用的大米,起初是從大潤發購買后再發放給消費者的,但當大米送完再聯系大潤發購買時,大潤發單方面表示終止合作。“我們當然想繼續這個活動,當初雙方協商3月份截止,但大潤發單方面終止后,我們也只能從別處購米發完最后一批,并貼出了告示。”
而大潤發方面稱,活動的終止是對方的決定,雙方之間沒簽任何協議,對方說不搞活動,大潤發方面沒有權利去要求對方繼續搞活動。高經理表示,發放糧票時,大潤發既沒有登記,也不負責發放,是否能拿到大米,取決于對方。
律師說法>> 超市做出承諾,理應擔責
北京盈科(濟南)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律師王立江表示,當超市方面告知消費者以購物滿額為條件,可以領到免費大米,并由消費者領到糧票時,可以視為雙方達成了合同關系,超市應當履行對消費者的承諾。同時,超市有責任確保有充足的大米用于贈送,否則消費者未主動放棄領取權利卻無法獲得時,說明超市存在虛假承諾。
對于糧票的提前作廢,王律師認為,超市與其合作人實際是一體的,都應當做到對消費者足夠的、善意的提醒告知,否則是單方面的變更合同,是無效的,同時也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從整體來看,作為超市,有涉嫌虛假承諾、欺詐消費者的嫌疑。
最終,在記者協調后,合作企業表示,考慮到老人多次前往,確實不容易,愿意給老人補送大米。大潤發則表示,可以幫忙聯系,要求其補發。(記者 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