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新校區建設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我院以“職院速度”從2009年11月開始用不到兩年時間,完成了建筑面積16.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2億元的新校區主體工程建設。2011年3月職院順利完成了整體搬遷和集中辦學,為職院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5年學院又投入1690余萬元,先后完成校園圍墻、大門工程、中心廣場綠化、地源熱泵清潔系統、鍋爐煤改氣工程、醫學檢驗專業實驗室和全院信息化工程建設;爭取長期債券1.2億元,還清了開行貸款;爭取3000萬元專項債券,保證了實訓大樓建設資金需求;多方籌措資金償還銀行本息2356萬元,清欠工程款2380萬元,進一步改善了職院的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能力顯著增強。
辦學規模不斷擴大 辦學聲譽顯著提升

通過調整辦學思路、優化專業設置、拓展招生就業渠道、加大硬件建設等方式,經過五年的建設發展,現全日制在校生達到8200余人,較2012年增長55.7%,較建院初增長258.1%,其中2016年報到新生1692人(三年制高職1293人、五年制高職399人)。學院堅持招生就業兩手抓、兩促進的思路,先后建立了“東風班”“躍迪班”“必康藥學班”“吉利班”等訂單培養班,搭建了畢業生就業直通車。2016年又與2家上市公司建立了工學交替人才培養班,先后有40余名學生和4名教師已赴基地開展工學交替實踐教學活動,16名學生進入吉利寶雞基地頂崗實習,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加強內涵建設 深化高職教學改革

通過五年的建設發展,現招生三年制高職專業17個,五年一貫制高職專業7個,其中7個專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專業、3個專業被確定為省高職院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實驗實訓條件不斷改善,形成了覆蓋所有專業的9大實訓中心,建成院外實習實訓基地121個。重新編制修訂23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184門課程標準,開展各類技能比賽20場次,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


近五年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科研課題和成果17項、市級科研課題和成果11項,發表學術論文368篇,主編或參編國家規劃教材151部、校本教材6部,出版學報20期,舉辦職教大講堂200余期,10名教師獲得省級教學能力獎項,職院被市語委授予先進集體。2012年、2015年先后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和省教育廳高校巡視診斷,“工學六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日趨完善,“前校后院”“導師制—現代師徒制”等教學特色顯明,“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貼近行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與課程體系已經形成。


近五年來引進專任教師等專技人才120余人。院內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者15人(三級教授7人)、副高級職稱者77(比2008提高了24.2%)、研究生學歷者70人(比2008年提高了44.7%)、“雙師型”教師136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職教名師3人,師資隊伍的學歷、學緣、職稱結構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我院1人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優秀輔導員”,4人獲省級技能比賽獎項,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校園”。
培訓一翼迅猛增長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學院自確定“堅持一個中心,實現兩翼齊飛”的辦學思路以來,現有15個省、市級培訓基地。2015年完成培訓20155人次,較2012年增長800%,2016年預計培訓2萬人次以上。為提高培訓能力,改善培訓硬件設施,2016年10月投資6000萬元的培訓基地大樓全面開工,預計2017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徹底改善職教培訓硬件設施,職院服務商洛社會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附屬醫院醫教能力提升 改擴建項目穩步推進


附屬醫院在優先完成全院5000余學時教學任務和380名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的同時,近2年診治病人一直保持在9萬余人次以上,業務收入一直保持在8000萬元以上, 2016年預計業務收入將達到9000萬元,附屬醫院先后獲得“陜西省優質護理病區”“省優質護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為打造商洛健康產業龍頭項目,附屬醫院改擴建項目—預計投資12億元,開設病床1500張的商洛國際醫學中心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職院今后五年的發展目標是全面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培養與培訓并重,加大招生力度,廣開就業創業渠道,力爭到2020年把職院辦成萬人大學。堅持做大做強職教培訓,確保每年培訓2萬人次,5年培訓10萬人次,積極推進全市職教資源整合,組建商洛市職教集團。狠抓內涵建設,“十三五”后期,招生專業達到30個,新建3個省級“綜合試點專業”,編寫校本教材10部,力爭“十三五”末創建成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好2所附屬醫院,打造商洛健康產業龍頭項目。根據辦學需要,預計投資1億元,新(擴)建教學、實訓、科研及實訓設施,完成校園信息化、附屬幼兒園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營造文明和諧育人環境,使職院真正成為積極參與到幸福商洛建設的人才培養高地。(作者:李承濤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