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全面推進青年公寓建設、力爭2025年完成4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目標的關鍵時期,企業力量正在成為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支撐。記者獲悉,京東在北京累計投入70億元打造近5000套青年人才公寓,近日其首批免費實習生公寓正式投入使用,開創了企業參與青年住房保障的新模式。
今年4月,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明確將青年公寓列為六項住房保障重點工作之一,要求中心城區、平原新城各區每區選取不少于300套(間)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賃房源,面向在京就業創業的應屆新畢業大學生租賃。北京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2025年全年需建設籌集5萬套(間)。
作為在京企業的代表,京東的青年人才公寓建設走在了前列。京東在北京投入70億元,建成近5000套可拎包入住的舒適公寓,覆蓋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的全職業周期。
近日正式投入使用的JD YOUNG(JDY)實習生公寓,率先推出免費入住政策。公寓配備了人臉識別閘機、固定樓層電梯梯控、智能密碼鎖等安全設施,家電家具一應俱全,園區內還配備了超5000平方米的商業空間,目前已入駐咖啡店、便利店、理發店、轟趴館等各種配套業態。
從“安居”到“樂業”的企業實踐
“以前實習租房,要么價格過高、要么通勤不便,尤其對于短期的實習來說,太麻煩了。”雯雯是第一批申請入住的實習生,她從西安來北京實習,本來最頭疼的就是租房,得知京東專門開放了免費公寓,第一時間就申請了。“入住這幾天,體驗整體特別好,公寓的管家很專業很親切,服務質量服務態度都非常棒,我覺得我選對了!”
這正契合了北京市推進保障房“好房子”建設的理念。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要推進保障房"好房子"建設,立足保障房性質定位,持續推進可持續住宅試點,聚焦裝配式裝修廚房防異味、地漏反味、地暖構造等重點方面,探索優化技術措施和好做法。
京東青年公寓不僅解決了“有房住”的問題,更追求“住得好”——公寓里從工作、學習所需的人體工學椅、書桌,到起居所需的干濕分離的衛生間、洗衣機,家電家具一應俱全。公共空間里配備了開放式廚房、共享洗衣房,24小時安保及定期巡查、隨時在線的專屬管家,讓青年人才真正感受到“家的溫度”。
“比起自己租房,公司的自建公寓更有安全感。”實習生小林坦言,住房福利對他橫向選擇實習機會時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除了行業頭部的薪資,公寓福利更讓我們感受到,京東對實習生的好實實在在落在生活細節,很有溫度。”
公寓住房福利不僅直接解決了異地來京“租房難”和遠郊住房的通勤問題,對于年輕人來說,更有效緩解他們從學校到職場的住宿壓力。京東通過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家園,讓青年同學更加堅定踏實、無后顧之憂地為夢想拼搏。
一直以來,京東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支持青年人才在重點業務突破上“挑大梁”、“當主角”,積極推動青年人才實現更快成長、發揮更大的作用。生活福利方面,更是把員工的“安居樂業”放在第一位。據了解,二十多年來,京東在改善員工居住條件上累計投入220億元。在“先人后企”的理念下,京東始終將企業發展與員工幸福緊密結合。
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的企業樣本
北京市持續加大新畢業大學生青年公寓專項租賃供給力度,率先在海淀、經開區開展保障型青年公寓建設試點,為符合條件的年輕人才提供價格優惠的青年公寓。按照工作要求,中心城區、平原新城各區提早謀劃,每區選取不少于300套(間)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賃房源,在畢業季面向在京就業創業的應屆新畢業大學生租賃。
京東等頭部企業的積極參與,直接為數千名青年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這種企業自建公寓的模式,正在成為政府保障性住房體系的有益補充。隨著北京市推進“十四五”期間4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企業參與住房保障建設已成為緩解青年住房壓力的重要途徑。
京東實習生公寓的投入使用,添加了企業標桿樣本,將助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發展,讓青年人“愿意來、留得住”。從實習生免費公寓到正式員工的住房保障,京東構建的全鏈條青年人才安居體系,正在成為北京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的重要助力。這種“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模式,為解決大城市青年住房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