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9月17日電(藍伊旎)9月17日,第十屆“創客中國”浙江賽區暨“浙江好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及頒獎儀式在浙江紹興舉行,旨在以賽促創、以賽賦能,推動“兩新”深度融合。
本屆大賽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配置資金鏈,培育人才鏈”為主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點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開展創新創業項目比拼。自6月啟動以來,大賽共征集參賽項目2598個(不含寧波),舉辦各類賽事活動115場。
經過角逐,一批兼具前沿技術與產業化能力的創新項目脫穎而出。
在企業組比拼中,靈巧智能DexHand靈巧手項目獲得廣泛關注。據悉,其產品實現了臂腕一體化設計,不僅在硬件上最大程度接近人手的自由度與靈活度,更融合多模態傳感與AI模型強化感知能力,目前已在生物實驗室無人化操作、康養陪護等場景落地,還攻克了物流分揀、電力高海拔無人巡檢等復雜環境應用難題。
活動現場。 浙江省經信廳 供圖“靈巧手是機器人賦能百行百業的‘最后一公里’關鍵技術。”浙江靈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周晨表示,目前團隊正加速突破高精度靈巧操作領域的技術壁壘,大賽帶來的行業反饋與投資關注,使他們更堅定了技術路徑與市場方向。
創業組比拼同樣亮點紛呈。一眾項目中,國測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芯片原子鐘項目斬獲二等獎。
公司副總經理黎啟飛介紹,其產品是一種小型化、低功耗的時間基準傳感器,可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物聯網、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目前項目已完成從原理樣機到中小批量的技術跨越,解決了工藝一致性與可靠性等關鍵問題,具備大規模低成本產業化的條件。
“目前我們的湖州生產基地一期已投用,預計年底實現1萬臺年產能,2025年達產10萬臺,2028年躍升至50萬臺。”他說,作為北京大學在浙江孵化的科技企業,公司充分借助浙江優越的創新創業環境與產業配套能力,將高校科研實力與地方制造優勢相結合,這正是實現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關鍵。
據了解,大賽評委團由企業高管、高校專家、投資機構負責人組成,覆蓋多領域專業力量,從技術前瞻性、產業化潛力、團隊實力等維度對項目進行綜合考評。
連續多屆擔任評委的浙江賽智伯樂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斌注意到,相較往年,今年大賽項目區域分布更為均衡。“衢州、金華、溫州、紹興等地項目多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領域,精準契合浙江‘以制造業為基、以創新為核’的產業結構特征,彰顯了浙江產業升級的協同動力。”
經過決賽選拔,“天然來源再生修復材料的醫用產業化”項目、“電子專用高端超細金屬粉末國產化”項目贏得企業組一等獎,“高端半導體光刻膠核心樹脂產業化”項目獲得創業組一等獎。大賽組委會將從決賽項目中擇優推薦16個項目參加“創客中國”全國總決賽的角逐。
活動現場。 浙江省經信廳 供圖為助力獲獎項目加速成長,大賽配套豐厚政策支持:獲獎項目將享受企業培育綠色通道、專項授信貸款支持、入駐小微園區特色政策,以及全周期、全鏈條、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
自2016年以來,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成為浙江扶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浙江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婁萬總介紹,多年來,浙江省經信廳以賽事為紐帶,打造中小企業培育與項目孵化平臺,累計服務參賽項目超1.2萬個,促成1062個項目落地,帶動投融資70.11億元,幫助企業獲取銀行授信210.14億元;1168家參賽企業成長為浙江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8家晉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悉,未來這場創新賽事將持續為浙江中小企業賦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注入更多“好項目”動能,進一步培育浙江創新發展的沃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