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9月21日電 (梁欽卿)第六屆“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20日在位于重慶的西南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共同探索以數字化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可行路徑與實踐方案。
當前,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驅動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人為本的數智化鄉村能帶動城鄉融合的社會參與式創業?!蔽髂洗髮W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溫鐵軍表示,一是要創新要素配置方式,把過去的“投機資本野蠻生長”改為以“耐心資本”為主的社會企業,重構新型生產關系,全面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二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無序擴張”造成“粗放數量型增長”改為綠色生產力促進生態產業化為基礎的質量效益型增長。
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認為,應加快農村金融數字化轉型,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嵌入力度,創新金融產品。針對農村居民單筆金融服務款規模小、頻率高、周期長等特征,創新授信、擔保及反擔保機制。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結合農村地區實地發展情況以及文化習俗等,進行產品設計、營銷推廣、運營模式等適農化改造,提供真正符合農民需求的金融服務。
天津財經大學期刊社總編蔡雙立認為,數字經濟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重塑鄉村發展模式的底層邏輯。它能夠激活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將鄉村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數字經濟可以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也能為鄉村治理提供高效手段,實現政務數字化管理,還能為鄉村文化傳承和生態保護提供新的途徑,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如今的鄉村發展要加強村落品牌的運營與維護?!蔽髂洗髮W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肖亞成表示,可通過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的發展,推動傳統村落活化利用,打造特色民宿和小店,為不同村落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示鄉村文化和農業,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屆論壇還設置有九個分論壇,專家學者們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多學科的交叉討論,分享對數字中國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的獨到見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