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9月29日電(藍伊旎)9月28日至29日,來自南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22個非洲國家的100余位采購商走進浙江金華,與五金用品、建材、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近200家當地企業開展“一對一”洽談,精準匹配非洲發展需求與金華制造優勢。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隨著非洲工業化進程加快、產業升級需求凸顯,中非經貿合作正從傳統商品貿易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
洽談對接以外,非洲采購商還重點考察了汽車生產、光伏與芯片制造、數字化技術應用、健康防護等領域的金華企業,希望深化合作,為非洲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下,非洲對綠色轉型需求迫切,中國光伏企業的技術實力與項目經驗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契合點。位于義烏的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非洲市場積累了成功案例,如非洲最大的埃及Abydos光儲項目、贊比亞CEC河畔太陽能光伏項目、剛果(布)首個光伏發電及垃圾焚燒發電站項目等。
“非洲正處于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對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的光伏產品需求很大。”一位非洲代表團成員表示,希望借鑒晶澳在高效組件生產、成本控制及項目運維方面的經驗,推動非洲光伏產業從設備進口向本地化制造升級。
能源之外,數字技術與芯片產業同樣是非洲采購商的關注重點。在龍芯中科(金華)技術有限公司,非洲采購商實地調研了中國自研芯片的技術成果與產業化應用。
“期待借助中國技術,加速非洲教育數字化升級。”來自南非Muvex Group公司的穆萬戈·庫利索·埃克塞倫特(Muvhango Khuliso Excellent)表示,公司正通過移動技術推動非洲教育現代化轉型,未來計劃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
“中國經濟和非洲經濟的互補性非常強,雙方合作能精準對接彼此發展所需。”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聯誼總會會長查勇表示,中國成熟的制造業體系能幫助非洲補齊工業短板,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不僅能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也能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從貿易合作到產業共興,中非經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例如,浙江蓬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持續深耕非洲市場,現已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加蓬等非洲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覆蓋貿易批發、酒店運營及產業園區建設等多個領域。
非洲采購商走訪金華企業。 主辦方 供圖“企業在當地投入越多,越利于實現互利共贏,因為既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也會得到當地社會更多的支持。”談及中非合作的感受,浙江蓬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他表示,新能源這類“新三樣”產品的相關業務需求不斷增加,非洲當地市場非常希望中國企業能將高端技術引入非洲,助力當地產業升級。
作為組織方,金華市貿促會會長蔣震雷表示,此次考察活動是金華響應中非“十大伙伴行動”的具體實踐,未來金華將持續搭建中非產業合作平臺,推動雙方合作從單一產品貿易向本地化生產、技術交流、標準共建的全鏈條合作躍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