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0月6日電(藍伊旎)在義烏方言中,月餅稱作“起酥”,其中尤以“義亭起酥”最為人所稱道。每年農歷七月初至八月十五,浙江義烏義亭鎮的大街小巷便彌漫起烘烤起酥的濃香。
咬一口層層疊疊的酥皮,簌簌落下的不僅是餅屑,更是一代代義烏人關于團圓、關于故鄉的集體記憶?!捌鹚治幕币驯涣腥虢鹑A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制作起酥的傳統技藝也曾在傳承中歷經風雨。
工作人員正在包裝義亭起酥?!≌憬」╀N社 供圖早在1954年,義亭供銷社便設有月餅生產作坊;1978年,又牽頭成立轄下食品廠,成為當時義亭鎮唯一能夠生產蘇式月餅的單位;1995年,義亭供銷社食品廠因連年虧損,瀕臨關停。
“不能讓‘義亭起酥’這個傳統食品在我手上失傳。”義烏市供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義亭月餅行業協會會長王義民是時任義亭供銷社主任,思慮再三,他決定破釜沉舟,自己干。
于是,王義民聘請回骨干老員工,向社會招聘工人,開始重整食品廠?!盀榱瞬少徍谥ヂ?,我們一個市場一個市場跑,義亭、上溪、后宅、蘇溪等地每逢集市必趕。”
“義亭起酥講究的是松、酥。烤得好的餅,外面的餅皮應該是金燦燦的,沒有焦斑,不起黑泡,完整豐滿,邊角分明。”談起制作起酥的手藝,王義民如數家珍。他介紹,食品廠的每個月餅都堅持純手工制作,從和面到烘烤,每一步都凝聚著老師傅的經驗與匠心。
在這份對傳統工藝的堅守下,一年內食品廠的月餅銷量就增至3.8萬筒,1997年利潤已達18萬元,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在食品廠帶動下,義亭鎮多家私營企業陸陸續續轉型生產月餅,不少村民也在自己家里開辦月餅作坊,高峰時全鎮有26家月餅生產企業,近百個生產加工點。
面臨市場上新式月餅的沖擊,義烏市供銷社下屬企業義烏市供銷食品有限公司還創建了億民品牌。從經典“老四樣”的甜,到牛肉、火腿的咸,再到融入黃精、石斛等食補食材的養生風味,品牌不斷豐富口味,現已有品類17種。2023年,億民品牌被認定為“浙江老字號”。如今,義烏市供銷食品有限公司年銷售額已達400萬元。
2024年,義烏市供銷食品有限公司參與起草《義烏名小吃制作工藝規程 義亭起酥(月餅)》地方標準,推動傳統美食走向標準化、專業化與品牌化。同年,在協會帶動下,義亭鎮18家月餅廠共創下逾2300萬元銷售額,帶動當地9個村莊、300余人增收。
如今,義亭起酥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小家與大家的情感紐帶。每一口酥香里,既有記憶中的鄉愁,也有現實中的盼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