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來自巴西的30萬噸礦石船舶“雙子座”輪在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礦石碼頭D31泊位開啟第一抓斗作業,標志著青島港第二座40萬噸礦石碼頭正式投產。青島港也成為全國首個擁有40萬噸干散貨數智碼頭、北方首個擁有雙40萬噸礦石碼頭配置的港口。
據了解,青島港第二座40萬噸礦石碼頭于2022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1個30萬噸級鐵礦石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40萬噸散貨船設計),投產運營后,新增碼頭通過能力1600萬噸/年、提升堆存能力1000萬噸,助力“雙40萬泊位”年通過能力突破5600萬噸。
此次投產的新碼頭是全國首個40萬噸干散貨數智碼頭,集成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率先開發應用智能化的干散貨碼頭通用操作系統(iGTOS),依托云港通、玉衡平臺建立安全可控、服務便捷的集疏運管控體系,實現了全流程生產經營過程的實時監測、智慧決策和數字化感知。同時,碼頭配備了最先進、最智能的干散貨專業設備,具備卸船、裝車、混配、臨港供料等全工藝自動化流程,實現卸船機、堆取料機、門機、裝車樓等全機種的自動控制,填補了國內超大型干散貨碼頭數智化運營的空白,實現了從“傳統作業”向“智慧服務”轉型。
據介紹,當前國際船舶大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15年,董家口港區首座40萬噸礦石碼頭接卸首艘40萬噸級大船,開啟了中國港口干散貨作業的“大船時代”,截至2025年9月接卸數量超460艘次,總量達1.6億噸。2024年首座40萬噸礦石碼頭接卸量突破4000萬噸、泊位利用率高達90%,能力趨近飽和。第二座碼頭投產后,碼頭通過能力將突破5600萬噸,為我國鋼鐵企業搭建了一條“全天候、高效率”的鐵礦石運輸大動脈。
(總臺記者 王偉 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