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左雨晴) “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產業龍頭企業等大企業不僅要自己做好ESG治理,還要帶動產業鏈、生態圈,一起踐行ESG,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近日,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彭華崗,在首屆ESG國際博覽會期間向記者表示。
當前,ESG已不再是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單一標準,更是重塑產業生態、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彭華崗表示,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遭遇“逆風”的背景下,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推動ESG從“合規要求”升級為“發展引擎”,從“單點突破”邁向“全鏈協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翁杰明指出,面對國內外的新變化,中國企業亟需與時俱進,在新的發展格局中找到自身定位,立足企業資源稟賦,更加科學更加全面深入推進ESG建設,切實以高質量負責任的ESG創新實踐推動各領域企業加快低碳綠色轉型,增強核心競爭力,最終提升效率效能。
10月24日-26日,ESG中國·創新年會(2025)暨首屆ESG國際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主辦方供圖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劉明忠認為,踐行ESG要以“全鏈協同”打造ESG實踐的創新路徑,推動“龍頭引領、鏈上協同、平臺賦能”的ESG生態體系建設,鼓勵核心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將ESG標準向下游供應商、合作伙伴延伸,打造綠色采購、責任制造、低碳物流為一體的可持續價值鏈。善用數字技術,構建ESG數據共享與追溯機制,實現從原料到終端、從排放到回收的全鏈條可追溯機制,讓ESG成為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同時,要加快完善ESG信息披露、績效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更多ESG金融產品,引導資本流向綠色、包容、治理良好的領域。同時,加強ESG專業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培育一批既懂經營管理、又精通ESG實踐的復合型人才,為企業持續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通鼎集團董事長沈小平表示,全鏈創新的核心,是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自主可控與高效協同。他呼吁,以產業鏈為紐帶,打破企業邊界、行業壁壘,讓創新鏈引領、產業鏈支撐、生態鏈協同、價值鏈共享,共同構建“全鏈綠色創新”的產業生態。
本次活動以“全鏈創新領航 綠色變革未來”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激發中國企業ESG創新行動,推動中國特色ESG體系建設。
會上,中企研與中國供應商ESG評級平臺聯合打造的中國供應商ESG評級平臺“微光計劃”正式發布,旨在推動供應鏈ESG管理從“理念共識”邁向“實踐共行”,助力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此外,年會還發布了《2025年度ESG行動報告》《中國ESG大模型2.0》《供應鏈微觀計劃》《2025年度ESG卓越實踐報告》等,展示了全產業鏈ESG創新成果;《企業供應鏈ESG管理要求》《供應商ESG評價指南》等團體標準的落地,更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開拓了新路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