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30日電 (記者 劉忠俊)10月30日,針對消費者反映的“計費不透明”“歸還難”“設備老舊”等痛點,成都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成都市消委會”)聯合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等部門,牽頭制定《成都市共享充電寶行業自律公約》,美團、怪獸、街電(搜電)等8家主流企業正式簽署并對外發布。
據了解,此次簽約企業運營點位覆蓋成都95%以上共享充電寶服務區域,公約落地后將推動行業規范升級。
記者注意到,發布的公約從7個維度明確行業標準,直擊消費糾紛核心。在收費透明化方面,公約要求企業在租借頁面及設備顯眼處,清晰公示價格、計費方式、單日封頂價及押金政策,杜絕“模糊收費”;同時規定免費使用時長不少于5分鐘,計費單位壓縮至15分鐘以內(含15分鐘),首個計費單位僅在免費時長結束后啟動,嚴禁“按小時湊整”超額計費。
針對“充電無效”“歸還無門”等問題,公約明確共享充電寶租借時電量不得低于50%,特殊情況低于標準需在租借前醒目告知;機柜需保持充足空位,因“網點少、柜滿”等非用戶原因無法歸還的,核實后立即暫停計費,設備故障或不可抗力導致無法歸還的,免除全部費用。
與此同時,服務與質量管控也被納入公約重點。企業需在設備及官方頁面公布客服電話,開通App、微信小程序等在線客服通道,確保消費者投訴48小時內受理并反饋解決方案;產品出廠前需抽樣檢測合格,投放后定期巡檢,異常設備及時回收更換,杜絕老化破損設備流入市場。此外,公約還界定品牌方、合作商、運營方責任邊界,清除減輕企業責任、加重消費者義務的“霸王條款”。成都市消委會負責人表示,公約是規范當地共享充電寶行業的關鍵舉措,后續將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消費評議調查,對公約落實情況進行常態化監督,對整改不到位企業通報并督促限期改進。
據悉,隨著公約落地,成都消費者“掃碼即用、安心歸還”的應急充電體驗將逐步常態化,既有助于提升公眾消費獲得感與安全感,也為城市服務質量升級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夯實民生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