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強經貿合作 共享“上合機遇”
7月17日至18日,黃海之濱迎來一場盛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辦。上合組織各國政府、企業及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共謀區域合作、攜手創新發展”主題,共繪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新圖景。
貿易興旺彰顯“上合活力”
大會框架下同步舉辦了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約360家參展商帶著特色商品共赴“上合之約”。
阿富汗堅果、尼泊爾高山茶、伊朗椰棗……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設立的主題展區內,特色好物琳瑯滿目,呈現濃厚“上合風情”,不僅吸引近3000名采購商洽談合作,還招徠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淘寶”。
“鹽燈、駱駝皮燈、羊絨圍巾是我們館最受歡迎的產品,賣得特別好。”巴基斯坦展館負責人自豪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大會還設置了機械裝備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展等五大專業展。從展臺到洽談區,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采購商穿梭其間,或遴選商品,或翻看產品手冊,或探討合作方案。一次次握手、一筆筆訂單,成為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合作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2024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伙伴貿易額達8900億美元。此次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分享地方經貿合作經驗,探討雙向貿易投資提質增量新路徑。
上合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表示,上合組織各國在市場、經濟結構、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等方面優勢互補,近年來,各方聚焦數字經濟、綠色能源、創業創新等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
“地方合作是上合組織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務部歐亞司一級巡視員王開軒表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相關平臺,延續良好合作傳統,加強經貿交流和項目對接。
吉爾吉斯斯坦國會議員卡里姆·漢杰扎表示,期待上合組織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項目,以深化區域間的合作與共同發展。
創新鏈對接產業鏈
大會還舉辦了涉及新能源、海洋物聯網等多個產業的合作對接會,推動以創新鏈對接產業鏈,加速技術、產品輸出與項目落地。
“上合組織成立24年來,能源合作始終是優先發展方向。”國家能源局國際司俄亞處處長李俊霞介紹,上合組織國家資源、市場、技術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
當前,中國在新能源技術方面持續創新,正在為上合組織國家提供務實高效的解決方案。此次大會專門設置了新能源產業國際合作對接會。華為、東方電氣、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等分別推介了數字賦能新能源、超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技術、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等先進技術與解決方案,受到上合組織各國參會代表的廣泛關注。
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執行局長塔什臺·庫阿尼什表示,哈薩克斯坦正在探索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研發、裝備制造、項目投資和人才培養。他希望中國企業家、投資者以及技術專家到訪,參與該國新能源項目的建設。
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及對話伙伴國中,多數擁有廣闊海洋或綿長海岸線,為深化海洋物聯網合作奠定了天然優勢。在上合海洋物聯網產業發展國際交流合作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成表示,依托海洋物聯網和海洋大數據智能應用,海岸帶污染監測、海洋牧場、海洋預報與防災減災等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大力發展海洋物聯網是大勢所趨。期待各方擁抱上合組織國家廣闊市場,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王軍成說。
作為大會舉辦地,青島正布局發展包括海洋物聯網在內的海洋未來產業。“青島將從推動技術突破與基建升級、強化主體培育與產業集聚、拓展場景應用與全球協同3個方面著手,與全球伙伴深化海洋物聯網產業合作。”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孟慶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