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資機構聚焦中國資產 灣區企業憑實力贏青睞
7月1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搭臺,借由“境外投資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活動,為境外資本與灣區企業牽線搭橋——20余家境外主權基金、大型長線資產管理機構的近40位代表應約而至,先后深入多家深交所市場(以下簡稱“深市”)上市公司,實地察看智能生產線的高效運轉與前沿技術的落地實效,與企業負責人圍繞新質生產力培育、產業鏈創新升級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這場活動既為灣區企業打造了展示創新成果的優質窗口,也讓境外投資者直觀觸摸到灣區經濟的活力脈搏,更為后續資本合作悄然播下了共贏的種子。
參與活動的境外投資者普遍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涌現出一批現象級科技產品,為中國資產估值體系的優化提供了新的支撐。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穩定的中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廣闊前景。本次實地調研并與公司管理層面對面交流活動,有效幫助投資者直觀感受到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下的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加深對深市上市公司價值的理解和認知。目前對投資A股觀點整體較為正面,將研究相關投資策略。
中國資產自帶“安全感”
當前,國際資本正密切聚焦中國資產,科技進步及地緣政治經濟格局演變正重塑中國資產的估值邏輯。
全球投資管理公司景順資產管理公司近日發布的《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顯示,59%的受訪者將中國列為高度或中度優先市場,預計未來五年將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摩根資產管理發布的《2025年中全球市場展望》顯示,中國資產是全球資產配置再平衡過程中的重要標的之一,下半年或存在結構性行情。
談及其中原因,中國資產的穩定和可預期成為核心吸引力。這份“安全感”,一方面來自政策的連貫性與確定性。正如香港奧愷基金管理集團創始人、投資委員會主席曾曉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所言,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定力與穩定性提供了可預期的制度環境,科技創新領域政策紅利轉化的產業動能明晰了科技資產成長邏輯。
富喬鑫資本首席投資官張德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全球其他主要市場資產,中國資產的“抗波動能力”尤為突出。尤其是在近年全球頻繁遭遇地緣沖突、供應鏈擾動等“黑天鵝”事件時,中國依托完整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政策層面的靈活調控能力,能夠有效緩沖外部沖擊。
另一方面,這份“安全感”也來自投資標的自身的成長韌性與價值提升——企業在成本管控、股東回報機制等方面不斷優化,疊加在科技突破、市場拓展中的積極表現,讓中國資產的投資價值更具支撐力。
深圳麥格米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王濤表示,公司2024年研發費用達9.84億元,同比增長27.70%,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2.04%,研發工程師超過2800人,研發人員占比36.87%。截至2024年,公司累計擁有有效使用的專利1600余項。
正是這種政策端的確定性、市場端的抗風險能力,以及企業端持續加碼研發、夯實核心競爭力所展現的成長韌性,共同構筑起中國資產的獨特吸引力。未來,隨著新質生產力的不斷培育、產業鏈創新升級的推進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資產有望迎來更多結構性機遇,其長期配置價值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在曾曉松看來,未來更看好具備“專精特新硬”核心特征的資產——這類資產既聚焦細分領域實現“專業化”深耕,以技術壁壘構建競爭護城河;又通過“精細化”運營打磨產品與服務,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上形成優勢;更以“特色化”定位避開同質化競爭,在細分市場占據不可替代地位;同時,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將研發投入轉化為技術突破與專利成果;最終落腳于“硬科技”實力,在機器人、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能力。
“穩”“進”結合謀篇布局
面對國際資本的持續看好與配置力度加碼,上市公司既要以“穩”為基守住當下基本盤,更需以“進”為要布局長遠競爭力,在“居安”與“思危”的動態平衡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穩”的層面看,穩健經營是贏得資本信任的前提。對此,王濤表示,公司“研發+制造+銷售”戰略多點布局,全球化網絡日益完善,產品銷售覆蓋歐美、印度、巴西、韓國、日本等40多個國家及地區,并已在印度實現全面本土交付,在泰國建有部分產能,泰國自有廠房已基本完成。
“未來,公司仍以20%至30%的年營收增長為經營目標,重點推進AIDC相關電源、新能源汽車電力電子部件、光儲充配套、智能家電等方向,在技術迭代中保持跟隨前沿與自主創新結合,在市場拓展中兼顧國內與海外布局,持續以綜合競爭力實現穩健發展。”王濤稱。
從“進”的層面看,筑牢核心競爭力是穿越周期的關鍵。這意味著企業需以長遠眼光洞察行業趨勢,在技術研發、模式創新、全球化布局等領域持續投入。
例如,面對2025年6月份新能源重卡月度滲透率升至26.03%的機遇,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車輛”)推動純電動頭掛列車研發,通過“頭掛一體化設計”突破技術壁壘;針對全球市場周期差異,以“跨洋運營”實現海外收入占比超50%,用全球化布局對沖單一市場風險。這種“進”不是盲目擴張,而是基于對行業規律的把握,將資源聚焦于真正能形成壁壘的領域。
中集車輛首席財務官占銳表示,公司正大力推行“星鏈計劃”與“雄起計劃”,促進“三好發展”,積極把握商用車電動化、智能化機遇。公司先后推出星鏈半掛車、雄起液罐車產品型譜,推進EV頭掛列車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