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夏曉倫)工地上,建筑工人通過平板電腦調取建筑信息模型,實時查看墻體模塊化構件的安裝精度;屋頂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組件正有序鋪設,在陽光照射下與建筑外立面渾然一體;遠處的建筑工業機器人精準搬運著施工材料,整個作業流程高效且低碳……清晨的一處城市更新項目施工現場,折射出科技創新正在為建筑行業注入新動能。
當前,我國正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面臨著行業競爭加劇、盈利空間承壓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的智慧城市、綠色建筑發展機遇。
國務院國資委明確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為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成為推動建筑行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以中國建筑為例,其發布了“好房子”營造體系,創新提出“六不六防三省三要”居民“好房子”需求框架,建立支持、驗證、督導機制,搭建“好房子”管理平臺,在38個項目落地應用;探索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發展,選出“新建好房子”“舊改好房子”“模塊化建筑產品”“光伏建筑一體化系列產品”等11大項。
此外,還積極推動數字化創新,加快智能建造技術研發,持續擴大自主研發的建筑信息模型系列軟件、智慧建造集成平臺、建筑工業機器人等應用。
數據顯示,中國建筑上半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98億元、歸母凈利潤3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1%和3.2%;毛利率、營收利潤率分別達到9.4%和4.5%,同比均實現穩中有升;營業收現率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經營性凈現金流同比改善259億元。
其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建筑上半年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16億元,同比增長3.5%,并通過股權合作等方式不斷完善戰新產業布局。
可見,從單個項目的技術突破到全行業的模式變革,科技創新正成為建筑行業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力量。
專家表示,只有牢牢把握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機遇,將創新成果深度融入工程建設、產業布局、管理優化全過程,才能實現行業質量、效率、動力的系統性變革。